第75章 龍口大捷

虞允文微微一笑,向趙桓道:“其實陛下不講,臣也要主動提出。禁軍無馬,終究只能以守為主,無力進攻。太祖太宗時,以開國帝王之威望,百戰雄師數十萬人揮戈北上,別的不說,沒有戰馬就是最大的弊病。”

他頓了一頓,又道:“宣和年間,太上皇一直對西夏用兵,宋夏兩國,自李元昊時起,是夏強宋弱,夏攻宋守,自仁宗陛下用範仲淹鎮西,收拾局面,雖然西夏仍是攻勢,卻已疲憊許多,兩國交戰幾十年後,夏國已經是無力再戰,我大宋雖然也是因著西夏而困頓不已,兵員由三十余萬直到一百一十萬,朝廷不堪其負,但終究是比西夏小國強過許多。至宣和年時,由童貫領兵,一直在邊境攻打西夏堡寨,夏軍並無辦法,金國初起時,禁軍已經拿下了夏人最好的兵員召集點橫山地區,若不是遼亡金興,打斷了咱們的攻勢,就是滅掉西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現今看來,宋金兩國已經相峙無事,而夏金兩國因為金國忌憚夏人奪了北部宋地,又出兵奪回,兩國表面和睦,其實矛盾已生,互相提防。夏人在黑山威福軍司布置大兵,而在夏宋邊境只有少量部隊,就是明證。”

趙桓搖頭一笑,向他道:“這是一,二來也是夏人看我們不起,大宋幾臨亡國之境,哪裏還有余力對付西夏!”

他令虞允文喝茶,待對方拿起定窯白釉刻蓮花紋托瓷盞,放在嘴邊很矜持的輕啜兩口後,趙桓又道:“保馬法也好,禦馬監也好,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唐朝極盛時,有監馬六七十萬匹,而大宋呢?一年出產的戰馬不過一兩千匹,保馬法也只能禍國殃民。指望和那些吐蕃人互市,換來的戰馬十有八九都是劣馬,有不少根本上不得戰場。所以朕日夜苦思,若要徹底解決金國,有兩個辦法。一,是集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力,以超過百萬的步兵,配少量騎兵,不停的用國力來與金人對打,用這樣的辦法,拖,耗,直到敵人筋疲力盡,以大宋舉國的國力,直到拖跨敵人。”

虞允文皺眉道:“這樣的話,也是必勝之道,然則天下必困苦久矣。”

趙桓點頭道:“正是如此,金國初起,非垂暮西夏可比,河北山東京西等處,均是平原,正是敵人鐵騎用兵之地。若是要拖跨打跨敵人,非得我大宋禁軍血染疆場,以人命去填。而且非得精練禁軍,重鎧強弩,如此這般,方可與敵一戰。”

他有些話,還不能對眼前這個剛剛重用的大臣講。秦檜已經到了福建路與兩廣,考察官員,觀察地方政務,預備著下面的整個政務和財賦制度的更進一步改革。

別的不說,光是在關陜河洛地區,山嶺光禿,水利不修,而頻遭戰亂,百姓一面要勞役於土地,經受國家的重稅苛征,一面還要應役參軍,精壯膽大者成為禁軍,次一點則為廂軍,再次一點,則是鄉兵、弓手、壯丁,如此等等,負擔極重。而趙桓的很多改革,減免賦稅,興修水利城池防禦,均需大量人力,若是戰事連結,金國固然是國力不濟,宋朝也非得拖出內傷來不可。這樣一來,連保持常態都要費諾大的力氣,更何況是要大刀闊斧的改革。而天下事只爭朝夕,趙桓不管自己這一世是不是虛幻,身為一個華夏兒女,不管個人品性如何,既然有些良機,又怎能輕輕放過?

他凝神皺眉,接著自己剛剛的話頭又道:“還有一法,就是以大宋的國力,裝備起精銳騎兵來,以騎步協同,如同盛唐那般,以重步兵突前,騎兵兩翼遊奕,而弓弩手居後,如此這般,就可以以相同人數,甚至以更弱更少的兵力,就能打敗大量敵兵?為什麽?因為我大宋的兵器更銳利,盔甲更加精良,弩箭射的比敵人最好的射手還要遠,再加上人力物力遠過金人,不要二十年,五年內朕就能看到大宋禁軍襲卷河北,直迫燕雲!”

虞允文雖然知道建立起騎兵的重要,卻沒有趙桓這樣的雄心壯志,也沒有趙桓這麽樂觀,而且要建立騎兵,則必須有大量的養馬地來建立馬監畜養戰馬,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所費不少。以宋朝現在的財政收入,又要抵抗金兵下一步的進攻,再負擔這樣龐大的軍費和馬政開銷,是否能負擔的下來,他心裏不免要打上幾個問號。

只是話說到這裏,卻已經是圖窮匕現,皇帝的意思顯然是與自己相同,也容不得他打馬虎眼,當下小心翼翼道:“臣與陛下的意思相同,大宋需建騎兵,而建騎兵,就必須得河套地區,除此之外,再無良策。如此,就非與西夏再起戰端。而夏國雖弱,還有幾十萬兵將在,大宋與金國正在交戰,是否有余力再與夏人爭戰,臣尚且沒有把握。”

“卿言也是有理,此時不過是我君臣二人議論天下大勢,不一定就驟然從事,徐徐圖之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