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部院(第2/2頁)

當然,這也只是表面上的平安無事罷了。

“錫之,懷忠,你們倆人來一下。”

兩個文官正在低聲說話,不妨有人大聲叫他們,不用看,當然便是張佳木了。

兩人也不敢怠慢,到了張佳木跟前,深施一禮之後,再看左右,卻是有好些個文官打扮的人就坐在張佳木下首,見兩人來了,也是點頭微笑致意。

“是王大人和余大人”

年錫之先認得這兩人,他畢竟是官宦世家的子弟,京中人頭還算熟,這兩人在景泰二年這一科中是最風光的,一個品行高潔,而且為人並不古板拘泥,能力頗高。一個素以知兵聞名,智略韜晦是沒說的,現在這兩人已經被張佳木收服,王越為講武堂司業,同時,兼任兵部侍郎。

任命前幾天剛發表,所以年錫之拱了拱手,笑道:“還沒有來得及給王公去賀喜,今日要借太保的水酒一杯,為王公賀。”

說罷自己一舉杯,王越雖是一臉矜持,但也是喝了。

也無怪他高興,講武堂和國子監不同,國子監是祭酒一人,從三品,司業二人,從四品,官職低,也沒有什麽實權,是那些老夫子們的專任。

講武堂就不同了,入職的全部是武官,將來注定要出兵放馬,不如國子監的諸生,要麽是窮酸,要麽就是勛戚紈絝,一無是處。

象王越這樣的有志於軍功的,當著此職,最適合不過了。

而且,講武堂祭酒因為是張佳木親任,設為從一品,司業是從二品,王越的官職反而因為這個任命上去不少,更是意外之喜了。

至於余子俊,他的銀監大使這幾個月來做的很漂亮,新成立的銀幣監大使也是擬定是此人擔任了,從臨時的差遣變成了固定的職掌,從鑄造到發行,都是銀幣監的職司,他們是和太府合作,從賦稅收繳到銀幣發行,有一個完全的流程。

太府升位二品,與尚書為堂官的各部相同,而銀幣監則是新成立的各監中的頭等,堂官為從二品。

所以余子俊也算是升了官,只是他為人瀟灑,面對年錫之等人的賀喜,只是微笑拱手,還禮如儀,並且開玩笑道:“年大人太客氣了,年未及而立已經是武職一品,此時還來賀下官升官……這叫下官太過尷尬了。”

余子俊在官員中也算年輕幹練,但也畢竟年過四十了,幾縷長須垂到胸腹之前,顯的頗為老成,而年錫之才二十幾歲,胡須很短,相形之下,確實是如余子俊所說,他來賀別人,人家唯有苦笑而已了。

年錫之也只能付諸苦笑,他畢竟是武職官,以現在的風氣來說,文貴武賤,所以之前升到武職一品也未覺得有什麽可喜。

但新官制一出,張佳木開宗明義的第一條便是規定,文武並重,武既不能壓過文,而文也不能壓過武。

針對現在文官似乎要比武官貴兩級的做法,更是明文規定,文武均禮,凡有不按品級遵守儀制的,一律重罰。

而武官更有一條好處,便是加勛滿一定年數又無過錯,在封爵上要比文官便宜許多。

封侯,丈夫之志,有此一條,也足夠文臣們羨慕的了。

別人聽著這話,尚無可不可,唯有王越聽了,面上露出嫉恨的神色,看向年錫之的眼神,自然也就不那麽友好了。

只是當著張佳木的面,還沒有什麽人敢做意氣之爭。

而此時被召來的,全是錦衣衛系統內和外圍的文官,是張佳木這個利益集團裏的讀書人,鬧出事非來,自然是叫純粹的武職官們笑話。

一念於此,王越勉強把那一點不平之氣壓下,也是放下了手中酒杯,表示絕不再飲,但看向張佳木時,眼神專注,要聽聽張佳木召他們過來,卻是要說些什麽。

“現在朝廷新官制也差不多了,加了不少監司,但六部還是六部,但我打算加兩個部……不,是一院一部。”張佳木看向眾人,笑吟吟的道:“說給你們聽聽,參詳一下此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