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論政(第2/2頁)

年錫之也是抿嘴笑道:“徐兄幼學紮實,不必多說。便是晚生早年也隨家父走過不少地方,兵革錢糧刑名之事,多有涉獵學習,現下不敢說懂,但治平一縣,估計還是可以的。”

兩個讀書人口氣都不小。雖說都只覺得自己只能治縣,但其實現在給他們個巡撫幹幹,這兩家夥估計都會滿口答應下來。

張佳木笑道:“年輕人嘛,銳氣十足,不壞。”

他的話老氣橫秋,徐穆塵苦笑一聲,攤手道:“大人,好象門生比大人還虛長幾歲。”

這話當然很不禮貌,要是換了脾氣不大好的上司,怕是當場就要斥責。不過張佳木倒無所謂,他笑了一笑,揭過這個話題,只是向著兩人很懇切的道:“我說的話,你們現在倒未必服氣,但我有幾個問題,你們要是有答案,則自然是我錯。”

“大人請說。”

兩個新科進士都有躍躍欲試之狀,他們是國家掄才大典選出來的人才,大明已經是重文輕武,中了舉人都自誇是天上文曲星君下凡一般,更何況是堂堂新科進士?走馬誇街之時,不知道多少百姓指著他們教育自家的子弟,同族鄉黨也以他們為傲,上任之前四拜同年,彼此也都是志得意滿,看看左右,整個大明天下已經被同為舉人和進士出身的同僚們掌握在手,便是提三尺劍掃平天下群雄的太祖皇帝,殺人無算,脾氣太壞,但對禦史文官還是保有體制上的尊重,對秀才生員也格外照顧。

正因如此,兩人雖然給張佳木效力,但對他處置青縣知縣的事,並不服氣,相反,反而有點物傷其類的感觸。但派系分明,他們已經是張佳木的人,一切也就不消說得了。

但此時正好,徐穆塵打定主意,如果一會能好好露臉的話,不妨幫著那個倒黴知縣求一下情,要讓眼前的小張大人知道,辦事是辦事的人,但從宋朝開始獨重讀書人,而不象唐朝那樣邊將也可以入相是有其道理在的。

“我來問你們,青縣知縣郭某,算好官麽?”

徐穆塵和年錫之相視一笑,都知對方心意。真的是無巧不巧,他們原本要說此人,不料張佳木正是問著於他,兩人默契於心,於是由口才更好的徐穆塵來答:“回大人,門生以為,郭大人自然算好官。”

“何以見得?”

“郭大人上任之後,輕薄徭役,勸農勸桑,遇著刑名官司,也以勸解或是由宗族自理為主,地方安靜無事,裏甲,民壯,一應雜派,都以不收或少收為主,正賦的加耗,也是收的極低,自郭大人上任之後,每年考核都是卓異,這般的官員若不是好官,門生以為,天底下不知道誰是好官了。”

張佳木點了點頭,笑道:“按你所說,也確實是個操守不錯的官員了。”

“是啊。”徐穆塵想了一想,又道:“聽說青縣的加派公費銀子每年不過三十余兩,縣衙門要倒了也沒處修去,知縣只是偶爾勸捐修理學官,其余地方安靜無事,當真是難得之至。”

“公費銀子三十多兩,這麽說,郭大人是沒有幕僚師爺的了?”

“是的。”徐穆塵頌揚道:“難得之至!”

“我問你。”張佳木道:“青縣多少戶,多少口?”

“這個……”

說起來這個,徐穆塵倒是真不知道,一時頗有點手足無措之感。

“我來告訴你吧!”張佳木站起身來,仰頭頭想了一會,便道:“青縣七萬三千戶,口四十一萬五千,是個大縣。我國朝有官一萬八千余人,吏四萬余人,說起來官吏都是不少了,但吏員有七成是各都司,衛,所、百戶所分用,所以青縣仰度支的吏員不過十余人罷了。一個四十余萬人的大縣,除了縣官之外,只有十幾人辦事,要管收稅,力役,雜項,軍糧北運,分攤鄰縣役給等等。此外要有治安,交通、水利、農田、教育,賑濟,當然,還要管打官司的事,試想,這點人手,知縣還沒有一個幕僚,地方政事他將如何料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