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不同看法(第2/2頁)

想想青縣楊奉禦的遭遇,如果內廷一點表示沒有,反而支持侮辱宦官的文官,確實是會給不少希圖入宮改變命運的人沉重的打擊,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沒準文官勢力在淩駕於武臣之上的同時,還會淩駕於內臣之上。

到了此時,不僅皇帝為之動容。開始那些想看著蔣安出笑話,甚至擺出事不關已的大太監們也都醒悟了過來,他們也開始用淩厲的眼神掃向那些臉色難看的文官們。

朱祁鎮已經被張佳木說服了,但他還試圖掙紮一下,他遲疑了一下,又用不確定的口吻向張佳木道:“但不管怎麽說,擅捕一縣知縣,總是大錯。”

“臣以為。”張佳木斷然道:“青縣知縣如果是說楊某橫法地方多為不法,那麽怎麽做都不是錯,但掀袍亮寶這種行徑,首先就是斯文掃地,內臣服侍內廷忠勤謹慎,難得回鄉一次被橫遭如此之辱,人同此心,豈能甘受?況且,臣覺得一縣知縣如此行徑,也很難說是個好官。”

“臣有話說!”

開口的是新任的內閣學士嶽正,他激動的胸膛起伏,惡狠狠的看向張佳木,眼裏似乎就要噴出火來。

“好,你說吧。”

皇帝的語氣頗覺無奈,嶽正有清正之名,資歷也是夠了,所以吏部尚書王翺推薦之後,舉朝也無人反對,嶽正也就因此而入閣。但嶽正是無論如何也不夠格在中樞為官的,他脾氣太過耿直了一些,出言無忌,有時候甚至會叫皇帝難堪,所以一見他要說話,在場的人都是精神一振,知道必定是有好戲看了。

“臣以為,內臣向來驕縱,青縣知縣必有其理,聖上,兩漢前唐殷鑒不遠……”嶽正振奮精神。須發皆張,把宦官之禍從兩漢到唐宋大說特說了一番,這些其實都是老生常談,別的不說,就是眼前這位皇帝,在他第一次當國的時候,寵信的宦官王振私自毀了明太祖立的宦官言政者死的鐵牌,當時皇帝對近在眼前的宦官擅權都沒說什麽,難道幾百上千年前的所謂慘禍反而能打動這位九五至尊?

其實明太祖時期,內臣倒是真的老實,有一個老宦官太祖甚為喜歡,偶爾言及政務,立刻就被洪武皇帝趕出宮去,讓他回家自己啃老米飯去了。明初時候,內官最少有品級的才六十人,而且還歸於外臣管理,只供灑掃罷了。成祖得國卻是多依賴太監,鄭和等人在軍旅之中效力,南京宮中的太監給成祖通風報信,立下大功,所以在成祖年間就開始用太監做監軍鎮臣,並且可以單獨領大軍出征。到了宣德年間,幹脆就成立內書堂,教小宦官讀書,司禮監批紅也成為制度,太監的權勢其實不是當今皇帝搞出來,而是他的祖宗一步步弄出來對抗外廷所用,眼前的皇帝又不是讀書讀傻了的書生,嶽正的話,在他耳裏簡直就是清風過耳,不留痕跡。

好不容易等嶽正的話告一段落,張佳木冷然一笑,夷然道:“嶽正所說以臣看來,全是一腔廢話。”

皇帝雖然很想鼓掌,但還是警告他道:“朕之駕前,卿說話要注意措辭。”

“是,臣知罪。”

張佳木躬身認罪,然後又笑道:“臣是說的急了一些,但話是沒錯的。宦官之禍在操持於上,禍亂於下,嶽正總是說這些,那麽請問一個小小奉禦,能做出什麽欺下瞞上的舉動來?有一事則說一事,象嶽正這樣攀扯不清,臣不以為然。”

“難道奉禦不法。”嶽正聞言大怒,顧不得禦前失禮,大喝道:“不是宦官為禍的明證嗎?”

“宦官為禍,要從法度來看,如果違,也以國法宮規制之。”張佳木從容道:“象青縣知縣這樣,以人殘疾而辱之,是何道理,是誠何心?”他目視四周,大聲道:“假若有大臣一目盲,或不良於行,或臉有麻子,也是德行有虧,該當被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