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南(四)

房內諸人多半都在與清兵交戰時吃過虧,深知遼東滿人的戰力橫強,不可力敵。便是袁崇煥身為薊遼大帥時,亦是早有明言,道是明軍不可與八旗野戰,只能堅城大炮而拒之,然後以城池堡壘徐徐圖之。

此時聽了盧象升將遼東情勢一說,各人均是眉開眼笑,興奮不已。遼東之所以勢大難制,不過是因為女真部落被努兒哈赤擰成一團,若是因皇太極病故引發女真內亂,那麽以一團散沙的遼東諸部,明朝又有何懼?

那王洽笑道:“若是能收復遼東,對流賊剿撫並用,以整個北方之力,再有南方士民並不會當真歸順張偉那反賊,以十萬逆軍,如何能抗大明數十萬精兵?他水師再強,無法兼顧千多裏長的戰線;他步軍雖強,卻是人少,大明分數進襲,張偉必定將顧此失彼;若再有南方士紳興義兵擾亂其後方,憑著十萬兵馬,能治的住十余省的南方?他現在一下子拿了這麽多的省份,其實是以蛇吞象,沒有幾年功夫想消化戰果,那是想也休想。”

這王洽曾為兵部尚書,對兵事也曾認真揣摩研習,此時只寥寥數語,卻將整個江南局勢勾勒出來。若崇禎果真能不焦不躁,急剿農民軍,與滿清議和,調結大兵四處奔襲南方,派人潛入南方,聯絡當地大臣士紳,在後方給張偉搗亂,那麽實行精兵強兵之策的張偉必然顧此失彼,南方無法治平,則兩邊必定會陷入膠著狀態。拖的久了,勝負自然難料。

袁崇煥卻不似這幾人那般興奮,且不說遼東現下尚未大亂,便是亂將起來,以努爾哈赤數十年經營之後,十余萬八旗戰力之強,明軍仍不可急圖遼東。除非是八旗當真內亂,已然自相拼殺起來。而且沒得到確實情報之前,他穩妥起見,卻是寧信其無,不信其有。況且明朝失財賦之地,雖現在戶部尚有存銀,詹事府等處還有庫糧敷用,只是左右不過一年,庫銀存銀必然告罄。到那時別說剿賊滅遼,能穩著現下的這些明軍不反回京師,就算是阿迷陀佛了。

因笑道:“編列行伍,修繕甲兵,這不過是表面功夫。若是想重振朝綱,中興大明,非得修明政治,撫慰黎民不可。張偉那邊困難,咱們這邊難處更大。”

看一眼眾人神色,又道:“好在國朝近三百年天下,天下歸心,正統仍是大明。只要大家振做起來,天下事亦不是到了不可為的地步。”

眼前的諸人都是明朝覆滅時支撐大局的精英,各人如何能不知就裏。只是明朝建國兩百多年,正統觀念早就深入人心,是以現下雖然朝廷危殆,各人都別無他想,一心一意為皇帝謀劃。所以凡有一線之明,無不歡欣鼓舞。

待到半夜時分,獄卒入內,將各人送回自已所居的牢房之內。各人見那熊文燦臉色慘白,和衣而臥,有心勸慰,卻一想人家明早就要人頭落地,卻也勸慰不來。只得訕訕一笑,各自向熊文燦略一拱手,立時做鳥獸散。

第二日淩晨,自有負責行刑的監斬官派人前來提了熊文燦出去。其余各大員的監室與熊文燦的所隔不遠,各人聽到熊文燦腳底鐵鏈嘩嘩一陣亂響,又聽他大笑道:“諸位老先生,我先走一步。文燦罪有應得,有負聖愛重,還盼諸位能脫此牢獄,重新為聖人解勞分憂才是。”

鐵鏈聲漸漸遠去,熊文燦因張偉而被顯戮於市,臨死之際卻是這般做態,到也令各人好生相敬。其後不過數日,卻有中旨至這北所詔獄之中,命袁崇煥即刻至平台召見,上意復命他為宣大總督。

這詔旨卻是好生奇怪,袁崇煥心中詫異,心道:“復我的職,左右不過是因遼東局勢緩和,命我領著綿州、寧遠並山海關各路總兵,入關剿賊。卻又為何命我為宣大總督,宣大的精兵要麽屯於江北,要麽在洪享九的屬下,正在陜川交界追剿高迎祥、李自成,卻命我去做這空頭總督做甚?”

他自是不知,命他復出帶兵,乃是因局勢太過緊張。內閣諸大學士並朝中清流皆向皇帝進言,道是袁崇煥當日事體不明,幾年下來,並未發現其人與遼東當真有勾結事。現下情勢緊張,朝廷危在旦夕,卻把關寧鐵騎放在關外閑置無用,這當真是親者痛,仇者快。再者寧遠綿州的軍隊和漢軍雖都是自已屯墾,到底每年還需用朝廷的幾十萬餉銀,哪有軍隊拿錢不打仗的道理?只需把袁崇煥放將出來帶兵,這一切難題自然迎刃而解。以關寧兵敢於正面硬撼八旗兵的戰力,只需調五六萬騎兵入關,飛奔陜甘,那幾十萬賊兵還不是一擊就潰!

崇禎雖然對袁崇煥極不信任,卻也是拗不過眾意。但把袁崇煥放回關寧,卻又擔心他成為第二個張偉。那遼東祖大壽、祖大樂、趙率教、吳襄等人,都對袁崇煥極是忠心。祖大壽因為袁崇煥憤而退兵,不顧京師安危,趙率教更是袁崇煥的心腹愛將。當日他們為袁崇煥不顧皇帝死活,那麽今日此時,為了袁崇煥而反叛又有何不可?思來想去,便先令袁崇煥以宣大總督,爾後以袁崇煥的名義將關寧兵調入剿賊。如此,袁崇煥不回遼東,而關寧兵調入關內,又能收剿賊之效,又可不擔心袁崇煥領兵做反。這般安排,自然是可保萬事無虞,崇禎到也很費了一番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