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雄才大略的皇太極 第五章 大淩河之戰(第5/6頁)

當然,這兩位既然跟著孫元化,也想好好過幾天日子。剛開始的時候,這兩人還算聽話,不過後來就出狀況了。

皇太極圍困大淩河的時候,朝廷要調兵救援。孫承宗讓孫元化出兵,孫元化就把孔有德派去了。孔有德二話沒說,就帶兵去救援。然而,半路上發生了意外,說來也不是什麽大事情,到孔有德手上卻變成了大事情。

軍隊走在半路上,幾個兵油子想補充下營養,居然跑到老百姓家裏搶了幾只雞。這種事在當時應該是家常便飯,可惜當地老百姓非常彪悍,發現這事後,也沒哭著嚷著讓你賠雞,而是直接把當事人抓住,狠扁一頓。

這事傳到孔有德耳朵裏,他很上火,不就幾只雞嗎?孔有德是什麽人物,連皇太極都不敢欺負,當地老百姓這種做法無疑極大地挫傷了孔有德的自尊心。

盛怒之下,孔有德索性讓部下放心地搶,大膽地搶,洗劫了河北的六個縣。這件事的性質非常嚴重,簡直比土匪做得更過分。孔有德敢這麽做,不是活膩了,而是拿定主意造反。

搶完的財物權且當作造反的第一桶金。1632年正月,孔有德非但沒有去救援祖大壽,反而帶兵掉頭回登州,打算端掉老板孫元化,以登州做大本營,開始造反大業。耿仲明在登州城內做內應,兩人這麽一反水,很快就拿下登州城,孫元化淪為俘虜。

畢竟是自己前任老板,孔有德也沒為難孫元化,只是把他留為人質,想跟朝廷談判。

崇禎當然不會跟孔有德談,立即派遣大軍鎮壓叛亂。孔有德知道事情鬧大了,非常擔心。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孔有德知道再也沒有回頭路,也算他有良心,覺得自己的前任老板孫元化在這件事情上非常無辜,竟然把他放走了。

孔有德應該說做的是好事,但沒想到卻害死了孫元化。孫元化是大明王朝的鐵杆粉絲,脫身後立即向京城飛奔,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偏要闖。他回到京城,崇禎非但沒有任何感動,反而把他逮捕,審問之後判了死刑,沒多久就砍了頭。

崇禎先是委派謝漣為登州巡撫,這謝漣也跟孫元化一樣,是個知識分子。謝漣到萊州後,不但沒有能夠剿匪,反而被匪徒給圍住了。孔有德將萊州城團團圍住,攻城孔有德不是很內行。雙方就此陷入僵局。

朝廷聽說巡撫不但沒有剿匪成功,反而被圍,大為吃驚,又派出了一撥援兵。

孔有德急了,下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城池,結果還是攻不下。強攻不行,只好智取了。孔有德讓人給謝漣送去一封信,說是願意投降,希望謝大人笑納。這倒是奇事,圍城一方居然向被圍一方投降。稍稍有些頭腦的人都不會相信這個,但謝漣居然相信了,理由是朝廷的援兵馬上到了,孔有德害怕了,投降是明智的選擇。

謝漣決定親自去受降,為了顯示誠意,他還讓萊州的總兵跟自己一起出去迎接孔有德。萊州總兵是從底層摸爬滾打起來的,強烈建議謝漣不要相信孔有德,可惜謝漣一門心思“以德服人”,執意要出城受降。

接下來這一幕很多人可以猜到,謝漣出城後,孔有德熱情地招呼他,最後直接把他綁架了。孔有德以謝漣為人質,企圖讓萊州城投降。

孔有德讓謝漣在城下面喊話,謝漣的表現很讓他失望,他對著城上高呼:“一定要堅守,等待援兵到來!”

按一般的劇情發展,城樓下的賊兵肯定大怒,拿謝漣開刀。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賊兵並沒有殺掉謝漣。倒是城樓上的總兵很聽話,將炮口對準賊兵密集區,狂轟濫炸。果然下面死傷一大片,賊兵的密集區就是謝漣所在的地方,謝漣就此為國捐軀。

謝漣死後,孔有德覺得還是趁早腳底抹油,不要打萊州的主意了。

山東半島基本上控制在孔有德的手上,他手中有四五萬兵力,一般的明朝軍隊還幹不過他。崇禎為防事態擴大,派了兩個猛人過來,一個是朱大典,一個是吳三桂。

朱大典是新任山東巡撫,雖然也是個知識分子,但是飽讀兵書,很有軍事才能,性格也非常堅定,跟袁崇煥有點兒像。吳三桂是先鋒,率領關寧鐵騎,在萊州附近和孔有德遭遇,大敗孔有德,追趕孔有德幾十裏,這一戰孔有德損失近萬人。

孔有德狼狽地退回登州城。

但接下來朱大典傻眼了,能不能攻下登州城,他毫無把握,因為登州城的城墻實在太厚了。

登州一直是明朝的軍事基地,往關外各個要塞送糧食都是從登州出發,所以登州城修得非常堅固。而且,自從一根筋科研專家孫元化來到這裏,將城墻修得更加堅固。孫元化主要是從事大炮研究,他是根據城墻抗擊大炮的擊打能力來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