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的洋務派(第2/4頁)

1858年(鹹豐八年),李鴻章入曾國藩幕府幫助辦理營務,負責起草文書。

1860年(鹹豐十年),太平軍圍攻上海,上海士紳買辦代表錢鼎銘前往安慶請曾國藩派援兵,曾國藩與李鴻章商量,李欣然領命,開始招募與組建淮軍。

1862年2月(同治元年),淮軍正式宣告成立。隨後,上海士紳花了18萬兩白銀,雇了7艘英國商船,將淮軍13營約9000人分批由水路運往上海。

1862年3月,經曾國藩推薦,李鴻章被任命署理江蘇巡撫,1863年2月又兼署通商大臣,“從此隆隆直上”,開始了他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縱橫捭闔的四十年。

在掌握地方實權後,李鴻章在江蘇大力擴軍,采用西方新式槍炮,建設新式陸軍,使淮軍在兩年內由9000多人增至六七萬人,成為清軍中裝備精良、戰鬥力較強的一支地方武裝204。

1870年後,李鴻章被任命為直隸總督,後又兼任北洋通商事務大臣,1872年,加授武英殿大學士。自此,李鴻章在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達二十五年,參與了清政府有關內政、外交、經濟、軍事等一系列重大舉措,成為同治、光緒兩朝的地方重臣。又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權,統領一方,有人甚至稱其“坐鎮北洋,遙執朝政”。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之後,隨著他地位權力的上升,責任越來越大,視野越來越開闊,綜觀世界各國的發展,李鴻章痛感中國之積弱不振,主要原因在於“患貧”,認為“富強相因”,於是有了“必先富而後能強”205的認識,遂將洋務運動的重點轉向“求富”。

1872年12月23日,李鴻章打著“求富”的旗號,奏請試辦輪船招商局。其後,在整個七八十年代,先後創辦了河北磁州煤鐵礦、江西興國煤礦、湖北廣濟煤礦、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山東嶧縣煤礦、天津電報總局、唐胥鐵路、上海電報總局、津沽鐵路、漠河金礦、熱河四道溝銅礦、三山鉛銀礦、上海華盛紡織總廠等一系列民用企業,涉及礦業、鐵路、紡織、電信等各行各業。

1895年甲午戰敗後,日本指定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赴日本議和,在伊藤博文的強硬態度和武力威懾下,李鴻章簽訂了連他自己也認為是“奇恥大辱”206的《馬關條約》。甲午戰爭後,作為替罪羊的李鴻章被解除了位居二十五年之久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職務,投置閑散。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6月12日,為收拾八國聯軍的戰爭殘局,清廷再度授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並連續電催其北上。李鴻章乘輪船至上海後,以身體不適為由暫停觀望,部下及親屬也都勸其以馬關為前車之鑒,不要再北上,以免又成為替罪羊。直至7月30日,北京局面實在無法收拾,慈禧在逃亡途中急催李鴻章北上。一個月後,李鴻章抵京收拾殘局,向八國聯軍求和。1901年9月7日,李鴻章、奕劻代表清廷簽署了《辛醜條約》,賠款四億五千萬兩,人均一兩,以示侮辱。

簽約後,氣惱交加的李鴻章嘔血不起,“紫黑色,有大塊”,“痰咳不支,飲食不進”。於11月7日去世,臨終時“雙目猶炯炯不瞑”,帶著無盡的遺憾,走完了他78歲的人生歷程。就在李鴻章死前,俄國公使還站在他的床頭,要他在俄占中國東北的條約上簽字。

相傳李鴻章臨終前有一首詩:“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裏外吊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

簽定《辛醜條約》時的李鴻章、奕劻

李鴻章死後,兩宮“哭失聲”,慈禧太後稱他是“再造玄黃”之人,追贈其為太傅、晉一等肅毅侯、謚文忠,賜白銀五千兩治喪,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處,京師祠由地方官員定期祭祀。清代漢族官員京師建祠僅此一人。

4.張之洞(1837-1909年)

張之洞比李鴻章小14歲,河北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我們所熟知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是他提出來的。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張之洞從小讀書用功,才思敏捷,(這似乎是綜合了曾國藩與李鴻章兩人的優點),7歲時隨父到興義府城就讀,13歲始回河北原籍應試,考取秀才;15歲(1852年)時赴順天府鄉試中舉人第一名,成“解元”;26歲(1864年)考取進士第三名,成為“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1867-1873年任湖北學政,整頓學風,創建經心書院,提拔獎勵有真才實學的人,頗得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