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五

與趙括一起趕到戰場的還有秦國久經沙場的名將武安君白起。白起的到來采取了極端保密的措施,偷偷換下了王龁。秦昭王親自下令,軍中有敢泄露武安君為將者,立斬。這麽做極其必要。倘若趙括得知秦國用白起更換了王龁,勢必畏懼白瘋子的威名,不敢冒然出戰,也作縮頭烏龜,死守丹東山上的東壘了。而這是秦人最恐懼的,因為攻堅總比防守所損傷的兵力要多出幾倍,而且秦軍的糧草運輸也不是易事,雖然他們可以就近從上黨和河內(就是河南沁陽等黃河以北太行山以南的原屬韓魏的秦占領區)采辦。

秦趙兩軍作戰序列

秦軍

統帥 武安君 上將軍 白起

副帥 左庶長 裨將 王龁

兵力 約30萬~50萬人

趙軍

統帥 將軍 趙括

將領 上黨郡守 馮亭

後力 40萬~50萬人

趙括為了立功露臉,決定率四十萬趙軍離開東壘,傾巢而出,渡過丹河,全線反擊秦軍,想把廉頗丟失的丹西山和山上的西壘奪回來。馮亭提出異議,竟遭到趙括的無禮拒絕,趙括頑強堅持自己的錯誤主張,決計對秦軍發動進攻。

白起采取了針鋒相對的布置:以第一線部隊向趙軍進攻,接戰即退,誘其深入。主力部隊堅守西壘,兩翼配備鉗攻部隊,構成袋形陣地,包圍趙軍的盲進部分。另以強有力部隊向敵側背迂回,以奪趙軍西壘,絕趙軍後路,實現徹底包圍。

果然,秦軍的當頭部隊一觸即潰,大部分撤上丹西山。趙括見敵軍丟盔卸甲,料無伏兵,便自率三十多萬步兵主攻西壘,令馮亭留守東壘接應。沒想到連戰數日,西壘堅如頑石,防守應變有方,無懈可擊。趙括心中煩悶,正遲疑間,忽聞惡報:身後的東壘已經被秦人的二萬五千奇兵所得,趙括一下子成了五家可回的人,成了夾在西壘、東壘之間的流浪漢。廉頗從前修築的這西壘東壘,如今成了兩塊夾住趙軍的火葬場。

原來,東壘後面(與東方的邯鄲相連),有趙軍的一條給養線。白起除了派二萬五千人攻西壘,還命五千騎兵,強行打破東壘一個缺口,突破之後,直撲趙軍的給養運輸線。負責留守東壘的馮亭為了救山後的糧道,被迫分兵下壘,結果在分兵的時候軍隊造成巨大混亂。秦軍二萬五千人血戰取了東壘。

馮亭丟了東壘,被趙括接住一頓大罵:“廉頗先是丟了西壘,你又丟了東壘。你要害死我啊!”

馮亭辯解:“你率大軍傾巢而出,遲遲不歸,我如何守得住那麽長的西壘。”

兩人在太陽地下互罵了半天,才慢慢發現肚子餓了起來。由於西壘攻不下,東壘又失守,趙軍就被困在西壘東壘之間的丹河谷裏進退不得,後勤給養線也被切斷了。趙括別無選擇,只好移軍回去復奪東壘。秦軍此時已占領了東西二壘,居高臨下地防守,趙軍屢戰不克,糧草斷絕,精疲力竭,被迫在丹河谷裏重新築壁,用以堅守,等待救兵。這時候,已經傳出消息,秦軍主將正是趙括無比懼怕的百戰百勝的白瘋子白起先生。趙括心中叫苦:“難道老天要絕我嗎?怎麽遇上這麽一個魔鬼。我一出道,就碰上了這個克星,實在是不幸啊!”

這時候,趙括還有一個機會突圍,就是奮力向南北兩個方向,順著丹河河谷南北尋找

突破口。但是趙括被白起嚇破了膽,從先前的盲動進攻,變成了軍事遲疑和保守,像被驚呆了的兔子一樣,縮在東西壘間的河谷地帶,一動不動,坐等援軍,喪失及早果斷突圍的良機。

白起趁此良機,為了徹底實現對趙軍四十萬人的大包圍,趕緊分兵在南北兩個方向的丹河河谷裏興建長壘,試圖把東西二壘連接起來,徹底把趙括釘入棺材。但我們知道,兵法雲:“十則圍之”,包圍敵人需要比敵人十倍以上的軍隊才行。秦軍現有人數不夠,白起立刻火急向秦昭王要兵。

秦昭王剛剛在前年受了饑饉,秦國本土也刮不出更多的兵源了,就立刻親自趕到河內,就是黃河北岸,太行山以南的中原北部地區,在那裏的秦新占領區上,征發了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子開往長平,為白起營造南北長壘。這些可憐的征夫,原本都是韓魏人,現在被拉來打趙國人了。

趙括見棺材板開始越釘越緊,卻依舊遲疑,不作火速突圍指令,於是四十萬人坐吃山空。到了九月,趙軍已經連續斷炊長達四十六日之久,四十多萬張嘴丹河的魚蝦、樹皮、草根,根本填不飽。他們很快就被迫殺戰馬,以至於強壯的士兵殺死贏弱的士兵來吃,這種自相殘吃不是華夏歷史上的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趙括在此期間,一直等著邯鄲的救濟。邯鄲那邊早也急了,似乎邯鄲本身也沒有糧食了(只剩些歌舞和麥樂迪了)。於是只好向齊國借粟。但齊王建卻不肯。不肯的原因有兩個,趙國多年向東發展,廉頗、藺相如等人紛紛朝齊國發狠,攻城略地,逮弱的欺負,齊趙邦交不睦,二十齊王建長期采取置身戰爭之外的國策,怕惹秦國不高興,所以堅決地加以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