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卿相六(第2/2頁)

趙太後至此被說得一點詞都沒有了,幡然動容,嘆口氣道:“唉!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真是沒辦法,隨便你們安排吧。”說完,忍不住流下老淚。連忙用老手按住。舍不得啊。

於是,觸龍為小孩子長安君約車百乘,把能想到的一切吃穿用度好東西都給他帶上了(生怕到齊國吃虧)。長安君辭別母親趙太後,千裏東行,到齊國當人質,為國家“立功”去了。

這就是觸龍說趙太後的故事。觸龍款款而談,娓娓動聽,把一副垂暮之年愛子心切的神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可算千古傳誦的妙文了。父母不可溺愛子女,溺愛等於禍害啊。毛主席也講過這個故事:“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他在一個中央會議上用這個故事教育那些革命老幹部的。

其實,觸龍先生的話還有更深的寓意,所謂“計功受封”。看得出觸龍是個有法家思想的人物:反對貴族黨無端受福,壟斷高位,而主張因功任人,量能授官。沒有功勞,就保不住自己的財產和權力。這是法家思想。

齊國收到人質,立刻發兵入趙,襄救趙國。秦兵一看時機不利,遠交近攻的策略,被暫時挫敗了(齊國不買它的帳,不與之“交”),也就引兵退了。

正在齊國雄心勃勃,有復出江湖之想的時候,接齊泯王班,為政十九年的齊襄王卻英年而逝了。他的逝世對中國未來走向影響巨大,接班的王子建是個懦弱之主,全聽老媽的和收了秦國贓錢的大臣們的主意,采取遠離戰爭的鴕鳥策略,四十余年置身戰爭之外,客觀上為秦國的遠交近攻做了呼應。終於在四十年後,齊王建苟延殘喘也到了頭,國破家亡,餓死於松柏之間。亦可嘆也。

趙太後女士二三事:

趙太後也是有法家思想的。這其實和觸龍一樣。

作為趙惠文王的媳婦,她在老公死後主持國事,拉扯不肖的趙孝成王,頗使趙國有一線勃勃生氣。是個女強人。

有一次,齊國使臣到邯鄲拜會趙太後。趙太後問使者:“貴國的年成如何?百姓平安吧?王上的玉體可好?”

齊使不高興地回答:“下臣奉命出使貴國,專誠拜候太後。太後未問齊王如何,卻先問年成和百姓,這不是把貴賤的次序弄顛倒了嗎了”

太後說:“不然,如果沒有好年成,怎麽能有百姓?要是沒有百姓,怎麽會有君王?!”嗬!這話出於一個深宮女流之口,值得鼓掌。

趙太後進一步問道:“貴國有個鐘離子,他幫助無糧的人吃飽,幫助無衣衫的人穿暖。這是幫助國君撫養百姓,為什麽到現在還不委任他官職呢?葉陽子愛護鰥寡孤獨,扶貧濟窮,為什麽也還在家待業呢?孝女‘嬰兒子’矢志不嫁,從不佩戴玉環耳墜,為的是奉養雙親。這種孝道出於真情,為什麽到現在朝廷還沒表彰她呢?

“於陵(山東長山縣西南)子仲還健在嗎?這家夥對上不盡人臣之責,對下不能治理國家,對外不能與交結諸侯。他一心當隱士,躲在山裏清虛無為,把百姓都引向了無所作為的歧路,為什麽到現在還不殺掉呢?”

好厲害啊!趙太後說殺就殺,大刀闊斧。而且齊國從齊王建開始,也確實走向了輕虛無為的路子,隱士“子仲”是其代表精神,齊國苟且偷安。趙太後的話,一針見血。並且趙太後的話有明顯的反道家而雜糅儒法的傾向,用於治國,當不無裨益。可惜的是,東風不與,事與願違,趙太後在用事的第二年,就真的山陵駕崩了。從此,由於趙孝成王尚年輕,需要輔導,他的叔叔平原君接替為相,掌握朝綱,趙國長期走向了貴族專政、重用宗族的腐壞局面(跟宣太後、魏冉時候的秦國,一樣了),直至趙國滅亡。

倘使上天再假趙太後四、五年壽命,趙國接下來於趙孝成王的六年發生的“長平之戰”空前大慘敗和趙國國運的就此衰竭,庶幾其可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