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騎射二

其實騎馬這件事情,早在商朝的時候就有了。商人有騎馬出行的習慣,這和他們的衣裳設計有關系。從遠古神農氏以來,一直到商朝,都是上下兩截穿衣,上邊的叫衣,下邊的叫裳。上衣一般是右腋下交口,下擺到達腰部。下裳是前後兩片布,兩側分開(有點像旗袍的腰以下的樣子),所以方便人騎在馬上,甚至商朝人可以騎在大象上,但是“旗袍”兩側露著大腿。

到了大周朝以後,覺得露著大腿兩邊兒不雅,而大周是很講雅致和禮儀的朝代,於是他們把下裳的前後兩片布幅合成了一個圓筒(類似現在女孩的下身裙子)。這樣固然雅觀了,但也沒法騎馬了,只好百分百坐車。個別在諸侯國道上的驛站傳書者,遇上急信,會用騎馬來送,不急的信還是坐車送。

為了更能體現禮儀風範,裙子似的下裳沒有變,但大周朝的人把上衣進行加長處理,一直下垂到了膝蓋,有翩翩飄逸的感覺(這就幹脆更不要騎馬了)。到了春秋戰國交際,衣服又發生了變化,上衣和下裳幹脆合在了起來:從上下兩截穿衣,變成了上下一體,走了簡潔的路子,二合一,這就是風靡於戰國時代的“深衣”。

“深衣”是什麽樣子的呢?你可以想象一塊三角形的大布,披在身後,頂點與脖子等高,左右兩個下角,與人的腳踝等高。好,現在開始穿,把三角形大布展開在身後,把布右下角繞過雙腿,從雙腿前包到身子左側去,再把左下角同樣繞過前面,裹到身子右側後方去。再用腰帶束住。人被卷在這樣的圓筒裏,就像一個蛋卷冰淇淋,甭想走路了,騎馬更是奢想。不過線條倒是很美的,這就是深衣了。注意,包冰淇淋的時候,順序千萬不能搞反,一定是後把左側的布卷到右側去,這樣就是所謂右衽,領子開口在右。包反了的話,就是死人和夷狄的裝束啦。

這樣的蛋卷冰淇淋服裝,行動吃力,邁不開步子,但是戰國人很聰明,做了改進:把大三角布,改成扇形的,也就是左右兩個下角呈上翹的曲線形,同時把橫的幅度加長,同樣,按上面的包法再包好以後,下擺是曲的,布幅前後掩映,隨著邁步可寬可松,行動自由多了——當然,穿著這樣的東西,你還是休想跨在馬背上去馳騁——除非像新媳婦騎驢那樣側身坐著。

曲裾

(這張最漂亮,大布的左下角經身前繞到身後一圈又直到腹前收住,是相當時髦的有錢人家女孩穿的了)

直裾

這樣的深衣需要有腰帶束在外邊,腰帶正前方用“帶鉤”對接(質地是金屬的,管仲射齊桓公射的就是這個地方)。如果你覺得深衣不夠累贅,腰帶上可以掛著各種小零碎:有擦器具用的抹布(叫做“紛”),擦手和臉的手巾(叫做“兌”),削東西的小刀子,磨小刀的小石頭(叫做“礪”),用以在太陽中取火的“燧”(可能是一種類似聚光鏡的金屬器物),錐形的解開鈕結的小錐子,鉆火器:晴天取火用金燧,陰天取火用木燧,還有香囊,縫衣服的針線包,裝著毛筆的小筆筒,還有玉佩,等等。所以當時的人們出門相當於背著自己的家。衣服中沒有口袋,所以好東西都展覽在外面。(需要挪到別的地方去)

深衣的衣袖也很誇張,寬得袖子裏面可以屈肘。如果把衣袖肘部多余的布反折過來,可以繞肘一圈。這樣的大袖子,走起路來,真是翩翩生風,好似一個花蝴蝶。不過,袖口是掐窄的。

穿這樣的深衣,缺點是下擺裏面是空的,夏天還好,東天冷空氣進去肆虐,腿子都凍青了。所以,小腿上包了一個套,這是從遠古的綁腿發展過來的,罩住膝蓋往下,叫做脛衣,是兩個褲管繃在小腿上,也叫做“絝”。這個東西因為穿在深衣或者下裳的裏面,不露在外面,所以不需要用高級布料制作,除非一些實在有錢的人,絲綢多的用不了,也會用細絹作“絝”,穿著這奢侈的東西,就是“紈絝子弟”了。

“絝”是原始的褲子——因為它其實只是兩條下半截的庫筒而已。膝蓋以上的大腿還是空著的,所以人們坐著時候不能腿朝前(那將泄露大腿甚至私處,是嚴重的耍流氓行為,叫做“箕踞”)。人們必須跪坐著,把小腿折疊在臀下,就萬無露點的擔憂了。所以“女”(圖片)字,就是一個女孩規規矩矩地跪坐著——當然,男的也這樣。一直到唐代,我們都是這麽跪坐著,屁股壓在腳後跟上,這實在是因為深衣裏邊只有半條褲子的限制(只有小腿的半條)。這樣也就沒法坐椅子——高坐在椅子上,也會暴露大腿乃至露點。後來,隨著趙武靈王即將進行的胡服騎射改革,褲子慢慢出現了:包在小腿上的脛衣(那倆褲筒)向上伸展,包住了大腿,上面又有了褲襠連結起來,可以罩住私處了。但仍然是開襠褲,漢朝人穿了好久的開襠褲,才慢慢過度成死襠褲(叫做“窮褲”),於是也可就以坐椅子了,不必再規規矩矩跪坐在席子上了。人們開始坐椅子,桌子也高離地面了,對房間內空間的使用,也逐漸升高。但這已經是唐朝以後的事情了。當然這個褲子外面,還是罩著長過膝蓋的深衣,或者深衣演化出的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