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五

趙盾忠心報國,堪稱中流砥柱,但趙氏家族太強大了,國君不能容忍。趙盾死後,他的家族還是沒有逃掉劫數,全部倒了大黴,遭到滅門之禍。過程是這樣的:

趙盾死後,膝下有個兒子趙朔,趙朔在軍隊裏任職,很本分,不愛喝酒,光榮地娶到了國君晉景公的閨女做媳婦。這位金枝玉葉的趙媳婦到了趙家,遇上了一個大色狼——趙朔的叔叔“趙嬰齊”。趙嬰齊一點兒叔叔樣也沒有,是個風月場中的老手,一看家裏來了個金枝玉葉、國君女兒(嫁給了他侄兒趙朔),激動得坐不住,趕緊拼命引誘,賺得了她的芳心,與其大搞婚外戀、一夜情,敗壞趙家家風。這簡直是“扒灰的扒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啊(焦大語),顯示著大家族時日一久之後的腐壞。

但趙家還算有家法,沒有《紅樓夢》賈府裏那麽爛。趙家幾個頭面人物一合計,把趙嬰齊驅逐了。趙嬰齊從此去了齊國,臨行一邊走,一邊唱:“不要再說想我,不要再說愛我,從此我們之間,只能當當朋友。”。

由於情夫被驅逐,癡心的、金枝玉葉的趙朔媳婦備感生活無聊,她的愛情鳥已經飛走了,她的更年期卻提前來到。神經錯亂的她遂開始憎恨趙家上下,包括老公趙朔在內。於是她向老爹晉景公誣告:“趙氏就要作亂了。”

我們說,分封制下,由於卿大夫家族都有自己的封地和武裝,國君一族不算最牛的,甚至害怕卿大夫家族造反弑君,所以既要籠絡又要壓制。老趙家就是急待壓制的,趙家積累多年,權高勢大,盤根錯節,炙手可熱,尾大不掉,功高震主——這類詞在中國文化裏真多啊——趙家雖然沒有謀反的動機,卻有謀反的實力,足以讓晉景公害怕,視趙家為白眼狼。正好他女兒前來檢舉趙朔家謀反,雖然說不出一點證據,但他知道翻舊賬。於是找出從前趙朔的爹“趙盾弑其君”的档案,點點頭說:“是啊是啊,趙家謀反有罪,該滅。”

同時,趙氏家族裏還有倆敗類,那就是趙盾的兄弟“趙同、趙括”。這哥倆屬於不肖子弟,害群之馬。他倆目空一切、恣意橫行,總喜歡占大頭,欺負人,吹牛皮,嚇唬群眾,人緣很差。他倆在戰場上議論軍政,一貫站在錯誤的一邊,專揀大話吹,不聽號令而進擊,導致三軍不利,在一場對楚戰役中三軍崩敗。這倆人進一步連累了趙家。

晉景公於是不猶豫了:“這樣的人留著有什麽用!趙同、趙括早就該死,再加上從前趙盾謀反有罪,統統給我滅族!”說完,把大拇指豎起來——這是古羅馬皇帝的殺人手勢——拇指往下一按,人頭落地。

真是伴君如伴虎啊,晉景公真敢幹啊。他組織了一批屠夫,采取突然襲擊,首先沖進趙盾的弟兄趙同、趙括家裏切腦袋,把兩家幾百個腦袋紛紛切掉。趙盾的兒子趙朔一家也在黑名單上,聞訊卻並不逃跑,坐在家裏等警察來收。他說:“我們趙家忠於晉國,歷代皆然,我怎麽可以違抗君命,畏死出逃,給先人帶來恥辱呢?”於是趙朔這一家也被幹掉了。趙氏整個完蛋了。

人都殺光了,白茫茫一片真幹凈了。從前威風凜凜的趙家,頃刻間癟成了光禿禿的敗皮,在遠古的風中撲扇著。唯一沒死的是趙朔的媳婦,因為她是晉景公的女兒,並且首告趙家謀反有功,當然不在屠殺之列。她於是帶著身孕,回到爸爸晉景公的深宮裏,隨後生下趙武。這是趙家最後一枚完卵了,等待未來的復出。

我們說,分封制下的政治是一種大家族政治,除了國君一族,國君分封出的趙氏等也是大家族,諸侯國的統治核心就著這些大家族。家族之間制約彌和、彼此消長。其中趙氏一度變得強大,使得君權旁落,國君一族勢衰了。於是殘殺勢不可免,國君一族要拿老趙開刀。但國君一族不是勢弱了嗎,動手滅老趙實力不夠,所以晉景公還要聯合其它幾家(比如欒氏),聯合了起來,一起發兵誅殺,才算幹掉了趙氏。國君一族與余下的家族,又互相將就著“和衷共事”下去,當然,共事了不久,在下一本書裏,又發生了三郤滅門案,以及國君被弑案。世事輪回,興衰更叠,包括國君在內的大家族們之間,爭殺個不完。一部春秋史,就是一部諸大家族的興衰史。

一個大家族該如何避免自己的厄運呢?第一要多眯著點兒,這就是老子的道家法門:物狀則老,月滿則虧,家族發展要有節制,不能太咄咄逼人,要學會激流勇退,方才長存不竭。老子的辦法是消極的辦法,一般人不肯這麽作。而孔子門徒則提出了相對積極的措施:修身、齊家、平天下。“齊家”,就是把家族內部治理好,家族內一旦出現類似趙嬰齊、趙同、趙括這樣的劣質敗類、害群之馬,及早亂棒打死,以免貽害滿門。家“齊”了,健康興旺,成員的素質能力也卓越,博得國君和其它家族的贊佩,家族成員才永遠有官作,議政、參政、治國、平天下了,家族也長久不衰了。這也確實是個路子,所以要求領導人要管理好自己的親屬,盡管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