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四(第2/3頁)

可是趙盾這種根本沒有笑肌肉和幽默感的執政大臣,為人又梗直激烈,只會一本正經地犯顏強諫。晉靈公本來跟趙盾就有代溝,又恨趙盾上侵君權,這回被趙盾諫得急了,真想把趙盾的腸子一截一截抻出來繞在趙盾脖子上,一勒,把趙盾勒斷了氣兒了事。

也許是自小被趙盾束縛太多了吧,晉靈公走向報復的極端,他派著名猛士“鉏麑”(音“除尼”)去暗殺趙盾。這個猛士呢,卻是個慷慨悲歌的壯士,他後半夜撲入趙府,察看形勢,伺機動手。門開著,天沒亮,趙盾已經起來了,正準備離家去上朝呢。因為時間還早,趙盾坐在堂廳,端端正正穿著肥大的朝服,思索著國家的大事,不覺間睡著了。一派日理萬機,兢兢業業,克勤克儉,公而忘私的樣子,場面非常感人。

鉏麑覺得慚愧了,他從門裏退出來,嘆道:“趙上卿不忘恭敬,真是民之主也!”鉏麑不願意殘殺國家棟梁了,但是違抗君命也是不忠,於是這個壯士就“觸槐樹而死”——自殺了。

這是一個有名的故事,教育著無數後來的古人。鉏麑為了保全忠良,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無愧於“聞義能徙、視死如歸”,被譽為刺客中的義士。《軋美案》裏,陳世美派韓琪去刺殺陳的老婆秦香蓮及其小兒女,韓琪不忍動手,就以自殺謝主子了,估計是模仿鉏麑故事編的吧。

古代沒有手表,國君宮殿裏用漏壺,銅壺滴水,水盡了,表示時間到了,就敲鼓。城裏的官員們聽見鼓聲,就出發上早朝。大臣們家裏也自行掌握鐘點,也用漏壺,但跟國君的壺未必同步,偶然起早了,像趙盾那樣,等著國君敲鼓來喊,也是常事。

趙盾在等候上朝的時候,舉止惟莊惟敬、神態肅然,活脫脫一個持重守正、一絲不苟的元老重臣形象,人民所依賴的領路人,把刺客都給感動死了。史書上這畫龍點睛的一筆,使趙盾的形象頓時無限美好,給人以信賴和無比的安全。

史書中還有一個故事,刻畫了趙盾之正直仁義。有一次,趙盾在馬路上走,看見桑樹底下有一個餓人。趙盾停下車問:“你為什麽被餓成這樣?”那人回答:“我是衛國的留學生,回家斷了糧,我又羞於乞討,又不會偷,所以餓成這樣了。”(哈哈,活該。)

趙盾給了這留學生一些飯吃,又送他一些好吃的肉幹兒,叫他給老媽。(那時吃肉要麽就做肉醬澆在飯上,要麽就是幹制,所以“肉幹兒”司空見慣:把牛羊鹿麋的裏脊肉,用棰搗碎,去筋,日曬或煙熏,不經火化,就是肉幹兒,在沒有冰箱的當時易於保存。現在的金華火腿就類似於它,是最古老的吃肉法。)

趙盾周濟困乏,仁義常如此。盡管如此,但針對他的暗殺活動卻一浪高過一浪,而且都來自他的主子國君。這實際是國君與強臣之間的權力之爭,是卿大夫家族與國君一族的爭鬥。前文已經反復說過這個意思了,即:在分封制下,國君一族勢力有限,君權不夠強化,而被分封的卿大夫勢力坐大,往往可以幹君,趙盾雖然是個仁義的大臣,但確實已經權傾內外,他可以直接決策派出多國部隊赴中原剿恐,他甚至開創了以卿大夫身份召集列國盟誓的歷史先河(以前都是國君主盟,這會是趙盾主盟),所以晉靈公之鬥趙盾,是歷史使然,在春秋時代,這類事屢屢可見。最後的結果是趙氏被滅門,我們後文會講到。

公元前607年9月,小夥子晉靈公出於強化君權之需要,在派猛士鉏麑刺殺未遂的情況下再次擺下鴻門宴,要在宴會上殺死趙家掌門人、國家執政官——趙盾。

突然收到吃飯的邀請,趙盾深深感到憂慮。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趙盾明白這一點,也明白自己一手帶大的國君已經發了魔症,但是為了社稷穩定,趙盾還是昂然赴宴。他的車右“提彌明”作為保鏢,等在外邊車上。

酒剛開始喝上,兩廂晉靈公的甲士就布置好了。保鏢提彌明從殿下看看不是好事,沖上殿去拉住趙盾說:“按照周禮,國君賜酒,喝三杯就夠了,再多喝無禮,來這兒又不是為了吃飯。咱們可以回去了!”說完,拖了趙盾就往外跑。

晉靈公的宦官屠岸賈趕緊叫喚:“兩邊!關門——,放狗——!”只聽那只靈獒“嗷——”地一聲跳到殿當間,直撲趙盾(據說它前面已經訓練過了,做了一個皮質的“模擬趙盾”——穿著趙盾衣服,肚裏卻裝上狗糧,訓練這狗撲上來咬它)。也許是這只靈獒聞了聞,發現真趙盾肚子裏沒有狗糧味兒,有點猶豫,也許是提彌明乃現役軍人,訓練有素,總之他三拳兩腳,居然把半人高的惡犬擊斃。然後拉著趙盾撒腿猛跑。呼啦啦後面的甲士沖上來了。提彌明斷後,與之搏鬥,被砍成肉泥。趙盾趁機抱頭奪門,甲士剛要再追,自己內部卻反水了——桑樹下那個餓人,現在當了晉靈公甲士,霹靂撲嚕跟其他甲士毆成一團,以報從前趙盾濟肉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