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踐土二(第4/4頁)

楚國為什麽這麽強悍呢,能打的齊國吐血折肋?齊國為什麽霸權突然失落了呢?打仗也變得窩囊了呢?瀟水曰:這不光是齊氏諸子爭位的惡果,更要歸罪於從前管仲改革的不徹底。管仲把很多城邑分給各姓卿大夫家族作私人封邑,這些城邑裏征的兵都供卿大夫私人驅遣,國家的兵源因此虛空了。糧食等財富也是如此,大半把持在卿大夫私人家族手中。當一個國家的軍隊和糧食都分散在不同姓氏手裏,國君只居其中一部分,整個國家對外的戰鬥力削弱了。這是商周以來一直流行的分封制的最大弊端。為什麽分散就會削弱呢?當然啊,國君一族掌握的軍隊有限,無法威懾卿大夫家族,卿大夫家族的軍隊就不聽他的,他也沒辦法,於是國君一族的軍隊(可以叫中央軍)與卿大夫家族軍隊(地方軍)配合失措,總戰力下降。這跟國民黨軍隊內派系林立,各將領都把軍隊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根本舍不得拿出來救助別家,於是每次打仗,即使占人數、裝備優勢,還是必敗。蔣介石調動不了地方軍閥白崇喜、閻西山,甚至他嫡系的將領也往往陽奉陰違,導致整個國民黨軍整體戰力下降。所以“黨指揮槍”,對軍隊的直接集中領導是戰力提升的保障。

分封制的第二個弊端,是制造內亂。你必須手裏直接管著一片土地,才能從那上邊去征糧、征馬、征車、征人——按照戶數或者每戶土地面積征。但是齊國國君直接管理的土地少,土地都分封給別的家族了。被分封的卿大夫家族掌握著大片的世襲封地,以及封地上的兵員、糧食,儼然國中之國,常常可以對抗國君一族。而國君一族只從自己直接控制的有限的幾個大城邑等地征發糧食和兵源,兵源不夠充足,國君就孱弱了,就容易被下邊人餓死。齊桓公死後的內亂,表面上是諸子爭位,其實是易牙、豎刁這些頗有實力的被分封的家族在興風作浪。易牙、豎刁憑借自己的私家武裝,以及私人封邑作為根據地,所以敢於以下犯上,敢於造反,敢於推翻齊桓公生前指定的繼承人,甚至幹脆敢於餓斃齊桓公。為了達到他們的幹政目的,他們還利用本家族勢力各自扶植諸子,燃起一場齊桓公死後的爭權內訌。表面是諸子爭權,實際是這些家族在爭奪對齊國的控制權,這就是事情的全過程。除了易牙、豎刁家族,其它管、鮑、國、高等齊國大家族也一樣有私人武裝和封邑,在諸公子的內戰中也都抄家夥上了,各行其政,各逞其意。他們沒把齊國搞得四分五裂就不錯了。之所以沒有四分五裂,是因為宋襄公大兵及時從外面幹涉,硬扶立了齊孝公,避免事態進一步失控。多虧了宋襄公了。

我們由此推論:齊桓公在晚年必然已陷入君權虛弱的狀態,易牙、豎刁等家族的實力(封地、兵源、糧食)淩駕於國君之上,所以敢於造反。齊桓公被餓死,傳統的理解是兒孫不孝。其實這個理解比較浮淺。他的死是分封制的弊端導致的。

一言而蔽之,分封制下卿大夫家族家夥自有封地,自有軍隊,導致國家戰力削弱,這些家族同時上淩國君,導致國內政局不穩,動蕩頻仍,出現了齊桓公之死這樣的內亂。而楚國比齊國厲害,它沒有盡走分封制的路子,而是強化君權。楚國從楚武王起就盡可能手裏直接抓著國內大片土地而不是分封出去,大臣們沒有過強的經濟基礎,因而無力造反,政治趨於穩定。不搞分封制楚王怎麽管理自己的土地呢,他在這些土地上大力推行行政縣制度,縣歸楚王直接委派官吏治理,縣的土地和兵源最終聽命於楚王一人,楚王直接管控的土地擴大了,這些土地成為國家(也就是楚王,在他那個層面,國家和楚王概念等同)征兵征糧的重要基地,極大強化了楚王(也就是所謂國家)手中的軍力。王族手中的軍隊強大了,卿大夫手中少量的軍隊自然不敢像傳統分封制下各行其事,而必須配合王族軍隊(也就是國家軍隊)。於是整個國家兵力調度統一,拳頭捏的緊緊的,去中原打架,打誰誰疼,成為中原人的心病。

春秋時代的主旋律,就變成南北之間的百年爭霸戰:中原諸侯為了保家衛國,與雄起的南方楚國之間打。中原一直打不過楚國,作戰地區總是在中原,呈守勢,從來沒有推進到楚國本土上。這正是由於中原的分封制弊端,導致戰場上的被動。

到了戰國以後,中原列國意識到了自身問題所在,紛紛用“法家”以變法,改走楚國的路子:抑制卿大夫封地,改行郡縣制,從而達到強化君權、穩定政治、凝結戰鬥力、提升對外總戰力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從此徹底解決了南邊楚人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