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蚩尤一(第3/3頁)

煉銅起源於燒陶。隨著燒窯的水平越來越高,溫度也越來越高,從六百多度,升到了一千度有余,而純銅的熔點為1084.5℃,所以終於煉出了銅。

純銅並不好用,軟軟的,在黃帝好奇的目光注視之下,自動就彎曲掉了,比石頭還軟。黃銅好一些,比較硬,是銅裏加鋅,但是過於脆。黃帝在黃土高坡引吭高歌的時候,他們從過路人手裏淘換來的黃銅,就會被黃帝的歌聲震得爆炸。黃帝對這樣急躁的金屬,也無計可施。

最好的是青銅。黃帝終於找到了令人滿意的青銅。首先是發掘銅礦石,俗名孔雀石,顏色翠綠,晶瑩可愛,很紮眼,人們都想把它燒一燒。它含有氧化銅,燒得時候與錫石放在一起,達到960度,就可以得到青銅,含有75%的銅,25%的錫。青銅硬度大、表面光亮,可以做成漂亮的禮器,而且所需熔點比純銅還低,便於冶煉,又富有延展性,可以經過錘煉做出很細很薄的生活器具(比如飯碗和小勺子),是最理想的銅類金屬。

從五千年前起,青銅器物較為頻繁地出現了,都主要集中在我國西部——甘肅(這很怪,難道又是蘇美爾人傳過來的?)。甘肅省的武威市“娘娘台遺址”有銅刀、鑿、錐、鉆頭出土,甘肅永靖縣有銅錐、斧、指環,還有中國最早的銅鏡。這些銅器既有紅銅,又有青銅,但都不是武器,也談不上禮器,而是小裝飾品(指環之類)以及小的生活用品(錐子刀子之類),個頭都不大,掛在腰上而已,但它們可以用來加工其它工具,比石器輕便、鋒利、堅硬。不管怎麽樣,這已經是進入金石並用時代,金屬和石器並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