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運用成敗的原因分析(第4/4頁)

[56]周開慶:《劉湘先生年譜》,台北:四川文獻研究社,1975,第85頁;周開慶:《民國川事紀要》,台北:四川文獻研究社,1974,第523頁。

[57]《事略稿本》第14冊,第81—82頁。

[58]《申報》(上海),1936年6月29日。

[59]《事略稿本》第13冊,第18頁;《劉航琛先生訪問紀錄》,第45頁。

[60]蔣曾致電何成濬,告以“聞兄有九省聯剿辦事處之組織,此乃十年前督軍團之行動,必為現時代所不容,凡政治地位,決非徒事張皇所可成事,必須從腳踏實地做起,如兄果有此種進行,則於公私,皆大不利,而中更反對。務請兄在政治上積極改良振作,對任何人亦不能動搖也。”此電充分顯示蔣對何成濬的不滿。參閱《事略稿本》第13冊,第19頁。

[61]1932年,蔣曾於一次召見鄂省黨委與清鄉促進會委員後表示:“所見所聞皆腐敗之官僚與幼稚之新官僚,何雪竹(成濬)之貽誤鄂省如此,誠可痛哉。嗚呼!湖北政治非用嚴厲之手段,決無起色矣。”參閱《事略稿本》第15冊,第272頁。

[62]一項資料顯示,何遭撤換經過,系由蔣致電何,暗示其辭職,並要他保舉四人。參閱郭廷以訪問,賈廷詩等紀錄:《萬耀煌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第318頁。

[63]華覺明:《我對何成濬的回顧》,《湖北文史資料》第25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8,第11頁。

[64]李猿公:《何成濬的歷史點滴》,《湖北文史資料》第25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8,第2頁。

[65]《中央日報》(南京),1936年12月25日。

[66]李猿公:《何成濬的歷史點滴》,第2頁。魏元晉:《何成濬與楊永泰、黃紹竑主鄂之爭》,《湖北文史資料》2002年第3輯,第77頁。

[67]談瀛:《何成濬的一生》,第47頁。

[68]《蔣中正電何成濬電保郭懺兼任參謀長》,1936年11月28日,《籌筆》統一時期,第169冊,總編號11605,“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档案,《蔣中正電朱培德同時發表何成濬陳誠郭懺任各新職命令》,1936年11月28日,《籌筆》統一時期,第169冊,總編號11606,“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档案。

[69]吳生銘:《何成濬的幾件事》,《武漢文史資料》1982年第8輯,第57—58頁。

[70]汪世鎏:《何成濬與“雜牌軍隊”》,第35頁。

[71]米暫沉:《“討逆戰役”中的何成濬與雜牌部隊》,第687—688頁。

[72]米暫沉:《“討逆戰役”中的何成濬與雜牌郃隊》,第689頁。

[73]汪世鎏:《何成濬與“雜牌軍隊”》,第34—35頁。有些人認為由於何成濬一生為蔣介石做了大量收買、拉攏與策反的工作,使得蔣產生了湖北軍人不可靠的看法,甚至曾頒“選將,慎用鄂人”的手諭。參閱喻育之:《何成濬其人》,《武漢文史資料》1982年第8輯,第25頁。

[74]黃仁宇:《蔣介石的歷史地位》,第265—266頁。

[75]Albert C.Wedemeyer, Wedemeyer Reports! p. 323.

[76]《事略稿本》第5冊,第4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