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疑案

“逆襲”

崇禎十七年(1644年)十月,清軍已經占據了河北、山東、山西大部及河南東部,輕而易舉地將整個中原幾乎全部收入囊中,多爾袞開始邁出統一全國的步伐。

多爾袞這個人,怎麽說呢,要麽太謹慎,要麽太不謹慎。

在他看來,敵人只有兩種:或者堅不可摧,或者不堪一擊。李自成、弘光政權顯然不是堅不可摧的,那就只能是不堪一擊了。

於是,多爾袞打算一起收拾,畢其功於一役。

整套作戰計劃分為西線和南線兩個部分,猶如兩只有力的臂膀,準備將天下攬入懷中。

西線由靖遠大將軍、英王阿濟格指揮,率一部分八旗兵主力及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等部,經山西北部、內蒙進攻陜西,在奪取榆林、延安等地區後揮師向南,直搗李自成的老巢西安。

南線由定國大將軍、豫王多鐸指揮,率另一部分八旗兵主力及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等部,渡黃河南下,奪取南京。

多爾袞以大清朝廷的名義發出檄文,將弘光朝廷定義為“偽政權”,並向普天下發布其“三宗罪”——不救援先帝、擅立皇帝、各鎮擁兵虐民,公開表示不日將大舉南下,剿滅前明余孽。

值此千鈞一發之際,南京政權出乎意料地獲得了一次轉機——多鐸接到多爾袞的新命令,剛剛渡過黃河便揮師向西而去。

這就奇怪了,多爾袞剛剛發布南征的命令,但多鐸的大軍剛過黃河,卻又下達了新的命令,到底是怎麽回事?莫非是多爾袞後院起火?不大可能!如果真是如此,應該命令多鐸迅速返回北京才對,怎麽又轉而向西呢?

答案顯然只有一個——退踞陜西的李自成一定在搞什麽大動作!

在小說《亮劍》裏,李雲龍為了報仇救老婆,不經請示就擅自率部圍攻平安縣城,將晉西北攪成了一鍋粥。八路軍總部百思不得其解,後來通過偵聽鬼子的通訊,聽到對方反復提到“平安縣”這個地名,方才恍然大悟。

用一個時髦的網絡詞語來形容,這叫做“逆襲”。

李雲龍的“逆襲”是小說,李自成的“逆襲”則是現實。清軍在通訊中反復提到了一個地名——位於今天河南省西北部濟源、焦作一帶的“懷慶府”。

十月十二日,改變整個時局態勢的懷慶戰役爆發。李自成集結了分散在河南西部及陜西一帶的殘余兵力,對懷慶府的清軍展開大規模攻勢。清懷慶總兵金玉和幾乎全軍覆沒,府治沁陽縣被大順軍重重圍困,危在旦夕。

接到沁陽的求救報告,警覺的多爾袞發現情況不妙。李自成既不是堅不可摧,也絕非不堪一擊。所謂的敵人,原來還有一档叫做“死纏爛打”。多爾袞原以為,李自成的大順軍已成強弩之末、驚弓之鳥,只會龜縮在西安附近,等著阿濟格前來收拾殘局。沒想到,李自成憑借一群殘兵敗將、散兵遊勇,竟然還敢在中原搞“逆襲”,這問題就比較大了!

一個小小的懷慶府,為什麽會引發清軍統一策略的重大調整呢?

如果清軍繼續執行原定作戰方案,已經“打了雞血”(完成兵力集結)的李自成完全可能趁阿濟格尚未到達西安、多鐸已經南下的空隙,橫掃河南、山東,威逼京師,再給多災多難的北京來一次“城頭變換大王旗”!

清軍雖然不是豆腐捏的,但這個推斷並非危言聳聽。清軍兵力有限,如果不是吳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明軍的倒戈,多爾袞要統一全國,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時,阿濟格、多鐸帶走的部隊,基本上是清軍的全部家當。

絕大部分主力都出遠門了,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必然兵力空虛、防守薄弱。如果李自成率大軍前來,憑借不久前的統治基礎,輕而易舉便能讓黃河流域短期內易主。

大順軍一旦“重出江湖”,占據堪稱“天下中樞”的河南、山東,清軍將陷入完全被動的局面:

——西線,從大漠鉆出來的阿濟格風塵仆仆,可以順利拿下同樣空虛的西安。但是,南面的張獻忠已經在四川站穩了腳跟,即便他打死不出劍門關,清軍也不得不防。

——南線,多鐸南下與弘光政權的幾十萬軍隊交火,北面又是風頭正勁的大順軍,多鐸大軍就成了一支與北京失去聯系、面臨南北夾擊的孤軍。

形勢一旦對清軍不利,難保吳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這些靠叛變起家的“投機分子”再叛一次,撈取“光復江山”的政治資本。

在“出頭鳥”大順軍的率領下,如果弘光政權、張獻忠還有清軍身邊的“投機分子”蜂擁而上痛打落水狗,原意是想攬江山入懷的兩只臂膀,將被打成自顧不暇的“殘肢斷臂”,北京的多爾袞就只剩下一條路可走——從哪裏來,回哪裏去,卷起鋪蓋回東北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