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李承乾失意動基情 於志寧舍身諫太子(第3/3頁)

在中國古代,孝需要守、理應守、必須守,二十七個月,不許多不許少,但凡孝子就守二十七個月的孝,母親哺乳孩子的時間就這麽長。孔子說過,親人死了,不傷心落淚不孝,守孝時間太長也不行,要有節制。歷史上最有名的守孝者是孔子的愛徒子貢,一口氣守了六年,很壞規矩。

守孝時一般都要在父母墳墓旁邊支起個草架子,斷絕一切娛樂和社交活動。

儒者於志寧是個十分孝順的人,因為拼命工作,沒能好好照顧母親,如今她死了,於志寧請求回家,只為守孝。

李世民很犯難,“三年,對於一個國家的未來來說,是不是很重要?”

於志寧說:“那是一定的。”

李世民說:“守孝固然重要,可大唐如先生者,是教授太子的老師,你走這麽長時間,肯定不行。”

於志寧很為難,他知道李世民的意思,無非就是留下來繼續培養那個不懂事的李承乾。李世民奪情有道,經過妥協,答應於志寧可以回家一小段時間,接著再回來就是了。

於志寧很快就回來了,他比以前消瘦,愁白了頭發。而太子同志的行為,更讓於志寧吃驚不已。

李承乾喜歡造高樓,從附近征來很多百姓為他蓋樓,日復一日,沒完沒了。於志寧上諫,苦諫、巧諫、強諫,各種諫全用上,一律沒用。自從稱心死後,李承乾的愛繼續膨脹,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愛稱心更愛太監,跟宮裏頭的太監搞到了一起,真可謂無孔不入。

如此高調的人,於志寧有些受不了。

李承乾和他的朋友,突厥人裏頭的混混大哥,一起將東宮搞得烏煙瘴氣。

一怒之下,於老師也把事情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大怒,差點沒把李承乾訓死,唯唯諾諾的李承乾退下之後,下定決心要報復於志寧。他派出了太子營中的兩名刺客——張師政、紇幹承基,這兩位仁兄都是太子同學私自豢養的武士、猛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