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定風波(第6/8頁)

大意,真的太大意了。

吳漢仿佛又明白了一個道理,當你最逼近勝利的時候,也正是接近失敗的邊緣的時候。這不是沒有道理的。當你接近勝利時,往往會得意忘形,致使身體所有感官都放松警惕,集體性陷了視覺和智慧盲區。而高明的危險對手,就是從盲區裏一躍而出,一劍封喉,足可致命。

吳漢躲過一劫,心中卻永遠地留下了陰影。此時,東漢遠征軍只剩一個星期的糧食了。經延岑這一打,公孫述丟掉的尊嚴就像賭桌上的錢一樣,嘩啦啦滾回他這邊了。

吳漢認為,按目前形勢,他短時間內根本就無法拿下成都城。不如……是的,吳漢準備撤了。但是,就在他準備秘密撤軍時,有一個人跑得飛快,急切求見吳漢。

喊話要見吳漢的人是劉秀特使張堪。

張堪,南郡宛縣人。來歙生前曾經向劉秀推薦張堪,使他連跳三級,升格為謁者。張堪此趟前來成都,是替劉秀給吳漢捎點東西的。沒想到,他才走到半路,劉秀詔書飛到,拜他為蜀郡太守。

說劉秀不會務虛,真是沒道理的。此時,成都城還處在公孫述的實際控制中,劉秀就拜張堪為蜀郡太守,明擺著就是開空頭支票。盡管是個空頭官銜,劉秀拜得自然,張堪也受得坦然。

現在我們終於明白了,張堪聽說吳漢不伐公孫述了,那真是一個急呀。眼看就要到手的蜀地太守,如果吳漢就此撤兵,劉秀開的空頭支票真的無法兌現了。所以,張堪一見到吳漢,說千道萬,只有一個主張:公孫述必敗,必須堅持伐之。

吳漢苦笑。可是伐戰需要糧呀,沒有糧喝西北風嗎?張堪一聽,笑了。糧草軍械的事很好辦,馬上就到了。

前面說過了,張堪不是空手來見吳漢的。劉秀讓他帶了點薄禮轉交給吳漢。薄禮不多,也就是七千匹戰馬,軍糧若幹。

天啊,真是及時雨啊。吳漢激動得都要跳起來了。

張堪告訴吳漢,要想打敗公孫述,其實很簡單。辦法就是主動示弱,誘敵出戰。只要故意示弱,他必會出城攻擊。只要他一出城,即可在野外與之決戰,比攻城省事多了。

吳漢一聽,點點頭。劉秀之前不也是這樣教導他的嗎?張堪很夠意思,關鍵時刻幫了他的大忙,蜀郡太守他是當定了。

吳漢先前率軍前進的時候,都是到成都城南門前駐軍。這次不一樣了,他決定換個方向,命令臧宮到成都城北面的鹹陽門駐紮。

看著漢軍再次兵臨城下,公孫述笑了。

的確,延岑上次出擊打敗吳漢後,他變得自信和從容多了。公孫述不急著出兵,而是找人算了一卦。

蔔卦的內容很吉利,只有一句話:“虜死城下。”此卦意思很明顯,敵人將被打敗,大司馬吳漢此劫難逃。

公孫述一看,有如天助,腰板更硬了。他決定親自率軍出城,攻打吳漢。於是,他分兵兩路,派延岑攻打臧宮,他自己則親自率數萬人攻擊吳漢大軍。

在我看來,公孫述安排延岑攻打臧宮,還真富有深意呀。廣漢一戰,延岑輸給了臧宮,簡直是血本無歸。此時,兩人再次碰面,這可是雪恥的大好機會。

延岑先對臧宮發起攻擊,打得很順當。臧宮與延岑大打三場,三場全輸。這三場勝仗,可真讓延岑出了口氣。可是,勝利也是靠力氣打出來的,兩軍從早上打到中午,延岑軍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全都累得只剩一口氣了。

延岑上當了,公孫述也上當了。飽人打饑漢,那是一打一個準。這時,吳漢出手了。他命令護軍高午等人率精銳部隊數萬人,對公孫述展開反擊。高午很猛,他一沖陣,到處尋找目標。很快,他發現了一個大獵物。

這個大獵物當然就是公孫述。高午沖上去,一矛下去,正中公孫述胸膛,公孫述即刻滾下馬去。當高午準備再補一槍時,突然旁邊跑出數人,把公孫述搶了過去。高午還沒回過神,公孫述已經被人拖著,一溜煙跑進城了。

事實上,高午不追也罷了。他那一槍威力很足,正中公孫述要害。猜得沒錯的話,公孫述活不了多久了。

果然,入夜,公孫述去世了。

公孫述走之前,把兵權交給了延岑。大勢已去,延岑再也振不起臂,也喊不出聲。他很累很累了,不想再戰了。

第二天早晨,延岑開城投降。

四 吳漢屠城的社會學分析

歷史永遠記住這一天:公元36年,十一月十八日,吳漢率勝利之師進入成都城。進城後,一切都很順利,也很平靜。然而三天後,吳漢卻發出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屠城。

這場大屠殺先從上層開始,公孫述妻兒老小以及其家族通通被斬;舉城投降的延岑也沒放過,其家族亦被斬殺。接著,吳漢仿佛著了魔,縱兵在城中燒殺淫亂,婦女兒童也不放過。公孫述的宮殿在一片火海中化為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