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犯我強漢,雖遠必誅(第5/9頁)

郅支單於終於率領康匈聯軍向烏孫發起了進攻。烏孫王國一狼抵不住二狼,步步後退。最後,郅支單於終於攻入了烏孫王國首都,實行三光政策,殺光、搶光、燒光。

曾經美麗的烏孫王國,茫茫五千公裏,竟然找不到一個人跡,看不到一縷人間煙火。

三 玩命的陳湯

郅支單於一戰定烏孫,亦打出了他在西域的威名。勝利的人,都是很容易驕傲的,郅支單於就是那最典型的一個。他回到康居王國後,開始讓康居國王兌現出兵前的諾言:搞定烏孫國後,烏孫是單於的,康居王國也是單於的。

郅支單於想得到的,全都得到了。然而,康居國王怎麽也沒想到的是,郅支單於一驕傲,就開始翻臉不認人了。首先,把康居國王嫁給他的女兒給殺了。其次,把康居國王安插到他身邊的官員,全都砍掉,並且扔到河裏喂魚了。

康居國王終於發現,他引進來的,不是一只什麽好鳥,而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鬼。但是,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接著,郅支單於對康居國王說,康居國是塊風水寶地,他不想走了,準備在這永久落腳。為了方便他落腳,得修一個像樣的大城。城市的名字都起好了,就叫單於城。

修建單於城的任務,就落在了康居國王身上。白吃白喝,白殺白住,這就是郅支單於的真面目。倒黴的康居國王只好認了,他舉國中勞力,費了兩年,終於把單於城給修好了。

郅支單於一修好了單於城,漢朝使節又來了。

這一次,漢朝已經是第三次派出使節來了。漢朝使者三次萬裏迢迢、翻山越嶺、忍受著寒冷來康居見郅支單於,只問一句話:你到底把護送太子的谷吉使者怎麽樣了?不管怎麽樣,反正就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此時,郅支單於仿佛是翅膀長硬的大鳥,根本就不把漢朝放在眼裏了。漢朝使者來一次,他就侮辱一次。為了達到某種諷刺效果,他假惺惺地給漢朝皇帝回了一封信。

信是這樣寫的:我現在日子也不好混,特別想歸降強大的漢朝,聽侯您的差遣。為了表達我的誠意,我還準備將太子送去長安當人質呢!

都已經三次了,都沒法解釋清楚谷吉到底哪裏去了,竟然還有心說歸降漢朝?接著忽悠吧,鬼才相信你的話。

這時,有人開始發話了。說:別等了,打吧!不打,郅支單於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呢!

說這話的人,是一個猛人。一個敢說大話也敢做大事的猛人。千年之話,每當我們想起他的一句豪氣沖天的大話,仍然熱血沸騰,不能自己。

這個人,就是陳湯。他的經典名言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陳湯,字子公,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北)人。陳湯小時候,家裏很窮,卻很喜歡讀書,知識淵博,文章也寫得不錯。可那又怎麽樣?書讀得好,不如混得好;混得好的,卻不如生對地方的。陳湯空有學識,卻不能轉變成生產力。還有,那時候又沒有報紙,能寫文章也沒地方投稿。所以,他總是窮得揭不開鍋。

再窮,日子也得過下去,陳湯只好靠借貸過日子。人家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陳湯從來只有借,卻沒錢還,所以當他再借,門都沒有了。人家不借,陳湯變了招,幹脆乞討。於是一來二去,他的名聲就在州裏傳開了。人家一看到他,猶如碰到瘟神,遠遠地躲開了。

在漢朝,開始窮困潦倒,最後卻混得人模人樣的,大有人在。比如韓信、陳平。但是,在漢朝的名人中,曾經以乞討度日的,陳湯好像還是頭一個。

陳湯想想,州裏都無法混下去了,那就換個點吧!這次,陳湯換了個大地方,那就是長安。

陳湯來到長安後,憑借一腔學識,終於謀到了一個正當職業——太官獻食丞。這是一個在內朝走動的小官,不管怎麽樣,京漂挺不容易的,能夠一來就有落腳的地方,很不錯了。

不久,陳湯認識了一個朋友。那朋友挺有來頭,他的祖父曾是漢朝第一富翁,他的曾祖父曾經是漢朝第一酷吏。可能有人看出來了,曾經榮登漢朝第一富翁的人,當屬張安世;被喻為漢朝第一酷吏的,則是張湯。張湯的曾孫,也就是張安世的孫子富平侯張勃,成了陳湯的好朋友。

張勃對陳湯說:“以你的才華,在內朝跑腿,挺可惜的。我當你的推薦人,你換個像樣的工作吧!”於是,張勃就像漢元帝劉奭推薦陳湯,不久,結果下來了。結果很意外,陳湯不是被提拔,而是被人喚到監獄報到去了。

張勃一聽,頓時也傻了。按當時的規矩,如果被推薦的人有問題被抓,那推薦人也要受牽連的。可陳湯他就是以前借過別人的錢沒還,也沒見犯啥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