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傾軋小時代(第5/10頁)

蕭望之警覺性很強,他的鐵三角集團,的確被對方動了手腳。正當蕭望之和石顯等吵得熱火朝天時,劉奭突然下了一道詔,提拔劉向為宗正。

宗正,九卿之一,正部級幹部。這個職位,主管皇族及外戚等要事,向來都是由皇家劉氏親戚擔任。劉向突然被升官,或許蕭望之應該高興,但是他一點都興奮不起來。

蕭望之腦袋清醒得很,劉向表面是升官了,但對他一點好處也沒有。很簡單,劉向之前的職務是給事中,官職不大,卻很管用,那就是能隨時隨地盯緊皇帝。

現在,劉向當了宗正,沒了耳目,不能對劉奭實施衛星定位,更不能及時了解皇帝動態。沒有情報,要像在主戰場跟石顯決戰,那是很危險的。

一切都做得那麽無聲無息。石顯,果然是一個危險的高手。莫名之間,蕭望之的眼皮狂跳了起來。

當然,蕭望之還沒有到絕望的地步。到目前為止,雙方只是稍微拉出了一個小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接著,蕭望之和周堪兩人,聯合向皇帝瘋狂推薦儒學專家,出任諫官。

大戰不可避免,蕭望之必須在正面戰場布局,做好防火墻工作。就在這時,一個人出現了。這個人,猶如一根稻草,改變了天秤,壓垮了四人幫。

這是一個小人物,名氣不大,也沒啥來頭,憑的就是一身惡膽。在中國歷史上,小人開道讓歷史拐彎的事,比比皆是。眼前這個叫鄭朋的,應該算是一個。

鄭朋,會稽人,一個地地道道的政治投機商。所謂投機商,看中的不是國家社稷、道義理想,而是利潤。為了加倍的利潤,資本家不惜出賣身家性命,勇敢往前沖。政治商更是如此,哪裏有利潤,哪裏就有他們,猶如蒼蠅離不開牛血。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注定永遠是看客吆喝的,有些人注定永遠是跑台忙活的,有些人注定是敲鑼打鼓的。但鄭朋不是,他是個攪局摸魚的。

鄭朋認為,蕭望之的鐵三角,與史高、石顯等集團,將不可避免地爆發一場決戰。目前情勢對蕭望之很是不利,打個流行的比方,蕭望之這個上市公司的股票,已經略有下跌,並且有狂跌之危險。

不過鄭朋又認為,憑他的手腕,能使蕭望之的股票曲折上爬,起死回生。有保證嗎?沒有。然而,鄭朋沒有兩把刷子,怎麽能出來混呢?他身上有一樣利器,那是蕭望之集團所沒有的。

這個利器就是:膽大包天,搜羅情報,誹謗造謠,敢為天下先。

鄭朋決定把賭注壓在蕭望之身上。接著,他寫了一封揭發檢舉信,送了出去。很快的,檢舉信就落到了皇帝手裏。劉奭一看,傻眼了。

原來,鄭朋在檢舉信裏,狂爆大司馬史高的醜聞。主要一條就是,大司馬史高派門客安插到各郡及各封國,圖謀非法利益。同時,鄭朋筆峰一轉,又對準了許家。說許家外戚與史家外戚兩大家族罪惡累累、數不勝數。

鄭朋這一記高射炮,真叫人防不勝防。劉奭連自己的作業都懶得改,讓他去解決這個突發事件,的確是有些難為他了。他想了想,決定去找一個人幫忙。

學生有問題,肯定找老師。劉奭找的人,是周堪。周堪一看完鄭朋那封爆料信,心中狂喜。接著,他派人緊急通知鄭朋,到金馬門報到,等待召見。

鄭朋就知道,他會有這一天。果然,鄭朋就被叫去談話了,接見他的人,是鐵三角首席代表蕭望之。

鄭朋很牛,他一見到蕭望之,先以氣勢壓人,開口噼裏啪啦地質問道:“我今天來,沒別的,就問一句話。請問蕭將軍,您是想當管仲類的人還是想當周公類的人?如果你想當管仲,那我現在可以告訴你,我現在馬上就自動滾蛋回老家,終我的天年。如果你繼周公遺志,做一番大事業,那給我時間,我肯定能給你出個好計策。”

管仲行霸道,助齊王霸天下;周公攝政,見天下可行之事。在鄭朋的眼裏,管仲小樣,周公才是榜樣。見過牛的,但是沒見過這麽牛的,蕭望之一下子就被鄭朋的氣勢壓倒了。倆人推心置腹地聊了一陣,一拍即合,決定合作。

那個“試問天下英雄,舍我其誰”的鄭朋,似乎有卷起袖子拼命搏一把的勢頭。但是,當他興致滿滿的時候,蕭望之卻突然給他倒了一盆冷水。

蕭望之好像患了三分鐘熱情的病,鄭朋走後,他對兩人的合作突然又不感興趣了。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沒人知道。

我們知道的是,不久,蕭望之像躲瘟疫似的躲著鄭朋,並與之斷絕交往。真夠絕了。

接著,周堪又給鄭朋澆了第二盆冷水。當時,鄭朋與另外一個人同時等待被皇帝召見,周堪卻只推薦了另外一個人進宮,讓鄭朋撲了個空,什麽官兒都沒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