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屠霍記(第2/9頁)

果真不久,霍光聞聽已故丞相的兒子跑路,破口大罵,說魏相淺薄無知,竟敢驅逐已故丞相的兒子。擺明就是一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貨色。

霍光沒有白罵,接著馬上有人狀告魏相,說他亂殺人。所謂亂殺人,不就是前面殺桑弘羊門客嗎?不用多說,此時此刻,對方也想趁火打劫,把魏相投到井裏,然後再狠狠地朝井裏丟下一塊大石。

套用阿Q的話,這就叫,你魏相做得,我們就做不得嗎?

很快的,上面就派人來查魏相。不久,魏相被投入獄。但是,當魏相被帶走後,馬上就有人跳出來替魏相求情。主動營救魏相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也不是幾個人,而是二三千人。

那二三千人,全都是河南郡守軍官兵。很猛的是,這些人集體跑到長安上訪,半路攔住大將軍霍光,說他們願意多服役一年替太守魏相贖罪。很快的,霍光表態了。他認定已故丞相的兒子跑路,是魏相主動驅逐。於是乎,魏相成功挨整,只好郁悶入獄。

但是,魏相在監獄裏只蹲了一個冬天,就出來呼吸到新鮮空氣了。接著,中央又恢復他做官資格,任茂陵令。

中央這個決定,很有戲劇性。讓魏相回到老地方當官,這就仿佛是田徑場上,魏相被吹了黑哨,取消比賽成績。只好重新參賽,再跑一回。

這一回,魏相運氣很好,幹勁很足。他吸取教訓,一鼓作氣,一路沖刺,向著更高更強的成績進攻。

先是,魏相任茂陵令不久,就被遷揚州刺史。在任揚州刺史期間,好人丙吉從中央給他寫了一封信,說中央可能要提拔他了,叫他務必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不要太過張揚。

兩年後,魏相再被提拔,又被調回老地方,當了河南太守。數年後,大司農田延年自殺,魏相接任。魏相接任大司農一年後,又再被提拔,遷為禦史大夫。

所謂政治藍圖,魏相在霍光死前就已畫好。於是乎,霍光前腳一走,他後腳就到劉病已跟前呈計。魏相的基本思路如下:霍光走後,漢朝陷入權力真空。到底由誰來填補這個真空,這個人當然不是霍氏弟子,更不是張安世,而是劉病已。然而,劉病已要大權在握,必須借助一個人。

那個人,就是張安世。

曾記否,當年代王劉恒能夠入主長安,誰的功勞最大?當然是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所以,劉恒當皇帝後,對周勃和陳平是畢恭畢敬,好得不得了。陳平是陰謀大師,知進退之計,所以為人做事,較為低調。周勃卻不同,整天牛哄哄,跟皇帝說話,仿佛是跟妻妾耍威風似的,全不把劉恒放在眼裏。

後來,是誰替劉恒把周勃威風滅掉,讓他變得規矩的?那個人,就是猛人袁盎。猛人袁盎奮鬥一生,最大的榮耀是,被當時人稱為“無雙國士”。

那時,袁盎告訴劉恒,要當皇帝就要當牛皇帝。要當牛皇帝,就不要對下屬低聲下氣,特別是周勃這類人,必須把他驕傲的氣焰打下去。要打下去,就必先樹威。

於是,在袁盎大力主推下,在劉恒認真學習和執行下,其皇帝之權威,日漸隆起。最後,周勃終於被擺平,群臣誰也不敢對皇帝指手畫腳。

今天,魏相要做的工作,就是繼承袁盎遺志,替皇帝努力工作。而劉病已要努力的方向,就是以孝文帝為榜樣,做一個威權並重的牛皇帝。路漫漫其修遠兮,倆人將上下而奮鬥不止。

事實上,皇帝樹威弄權,並非袁盎和劉恒之首創。其思想之集大成者,乃先秦法家代表韓非子。在諸子當中,其思想最受皇權歡迎的,非韓非子莫屬。韓非子認為,皇帝治國安邦,三字足矣。那就是,法、術、勢。

所謂法,就是法律法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居其首,相當重要。所謂術,就是玩弄權術,駕馭群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博弈之術。只有在博弈中壓倒群臣的,才會有勢。所謂勢,就是勢力、威勢。威攝天下,誰敢不服。能讓天下臣服,那就沒什麽事是辦不成的了。

現在終於看清楚了吧。樹威,必須玩術;玩術,就必須在諸多因素中,尋找平衡點和制高點。在魏相看來,張安世就是劉病已和霍氏子弟之間的平衡點,拉籠張安世就是站到制高點。丟掉張安世這顆好棋,有可能滿盤皆輸。

怎麽穩住張安世,魏相早已心裏有底。他這樣給劉病已分析:“霍光死了,其位空缺。最好盡快任命張安世為大將軍,填補這一空缺,以免引起爭奪大戰。其次,免去張安世兼職的宮廷禁衛軍司令(光祿勛),任命張安世兒子張延壽接替此職。”

這招,就叫先下手為強。

事實上,魏相此招,劉病已早已有意謀之,倆人真是心有靈犀,一拍即合。此招不可謂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