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苦悶的賈誼(第2/7頁)

賈誼的建議是這樣的:更改國家法令,遣送列侯回封國養老。

對劉恒來說,賈誼此建議,他舉雙手同意。道理是明擺著的,衣服的顏色和官名,改或不改都無所謂,實用就好。劉恒本身就是一個節儉之人,也不想去追求這個潮流。至於歲首嘛,怎麽改都是十二個月,也無所謂了。換句話說,對於這種浪費精力的爛事,不值得去操那個心。

但是國家法令就不一樣了。秦朝的制度大家都是知道的,那是地球上最苛刻的法制。如果非用一句不厚道的話來罵,那就是簡直沒人性。劉恒呢,熟讀老子的《道德經》,他知道水能載船,亦能覆船的深刻道理。當然了,這個法令前幾任主政的皇帝或皇後都多少改過一些,但是遠遠不夠。所以,劉恒必須改得徹底些,以達到醫根治本的作用。

再且,遣送列侯回封國,簡直就不是一般的符合劉恒口味。像周勃這幫人,就像一把懸在頭頂上的達爾摩斯利劍,讓人總是坐不安席,睡不成眠。正所謂一朝君來一朝臣,現在該是到了換水的時候了。

於是,劉恒馬上把賈誼此條建議變成現實,頒布出去。

那時,周勃和灌嬰等人一聽說劉恒要打發諸多功臣回封地養老,馬上就跳起來了。傻瓜都看得出來,劉恒熱心踢列侯回封國,擺明就是想眼前這幫老家夥退休,從此提拔自己的人登台。這樣的話,打江山的是他們,坐江山的是劉恒,享受江山的卻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人。這簡直就是欺負人!

那怎麽辦?就這樣被送回老家了?辦法還是有的,那就是拖!能拖一天就是一天!大家都不回去,看你劉恒怎麽整下去!

賈誼,你給我記著!周勃和灌嬰發狠話了。

二 在路上

終於,周勃和灌嬰等來了一個報復賈誼的機會。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劉恒想提拔賈誼任公卿之位,於是把此提議在朝會上商議。沒想到的是,周勃和灌嬰等糾結一幫同僚馬上跳出來大聲喊“不”!

所謂公卿,就是三公九卿。西漢初期,三公指丞相、太尉及和禦史大夫;九卿指的則是奉常(祭祀部長)、郎中令(宮廷禁衛官司令)、中大夫令(首都保安司令)、太仆(交通部長)、廷尉(司法部長)、典客(外籍官民接待總監)、宗正(皇族事務部長)、治粟內史(糧食部長)、少府(宮廷供應部長)。他們的官位都是二千石,是政府機構裏最高官。

劉恒提名賈誼升入公卿之位的這年,即孝文四年(公元前176年),賈誼實際年齡為二十六歲。如果說,才華也是一種生產力,可賈誼的這種才華生產力也強悍得太不可思議了吧。僅僅四年前,他還是河南郡守屬下豢養的一個門客。那時的周勃和灌嬰早就名揚天下,更不知道賈誼為何人何物。如今,讓這麽一個嘴上沒毛的書生以火箭速度插到高級幹部隊伍裏,實在讓漢朝那幫老臣不可接受。

於是,包括周勃在內,一大堆既得公卿利益者馬上聯合對劉恒奏道:洛陽小子賈生無學無主,年紀輕輕就想專權擅事,以後漢朝肯定就亂在這個渾球身上。

不用多說,周勃等人這招,不僅僅是忌妒賈誼,不僅僅是報復以求快感。更本質的問題是,保護好圈裏的傳統產業。如果讓劉恒破格升賈誼為公卿,那就可能有第二個賈誼冒出來。那將來,公卿之位不都落在這些嘴上沒毛的憤青們手裏了?那這樣的話,那些像蝸牛一樣在官場爬一輩子的老家夥還混不混,不如大家都轉頭背諸子百家來得更快了。

周勃等人攻勢洶湧,劉恒只人招架不住。不過,劉恒馬上采取了一個折中手段,他給周勃等公卿的回復是:就算賈誼提不到公卿之位,你們這些列侯還是要回封國去的。周丞相喜歡做表率,那就表率得徹底一點吧,做個榜樣回到封國去。

這下子,周勃一下子傻掉了。怎麽一轉眼,刺出去的劍又折回來,讓他狠狠地挨了一下。可事到如今,也沒辦法了,只得收拾行李,回絳縣喝風去。同時,賈誼在朝中也混不得了,劉恒只好派他去長沙王那裏當太傅去了。

這就是當皇帝的好處,得不到好處的永遠是別人。賠了一個賈誼,踢走了周勃。這個算盤,劉恒打得實在精得很。

看來,賈誼也不過是劉恒棋盤上的一粒棋子。

長沙王,就是英布的嶽父吳芮被封之國,是唯一一個異姓王。吳芮死了,兒子吳臣接班;吳臣死了,現在是吳差接班。長沙王太傅,名聲好聽得很,實際一點權力都沒有。每天除了教教書,寫寫書,剩下的光陰就是數數書了。

對於一個胸懷壯志的青年仔來說,此等挫折絕對是個致命的打擊。但是,多大的痛苦也要扛著,誰叫你太有才了呢,有才也就罷了,誰又叫你太多事了呢,太多事了就罷了,誰又叫你去惹那些不該惹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