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韓信的命運(第3/3頁)

刑場如戰場,在很多小說或電影中,我們看到綠林好漢被押上刑場時,總喜歡喊出那句豪邁響亮的口號:砍吧,老子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當時,韓信這批犯人總共有十幾個,韓信排第十四個,在他前面已有十三人被砍掉腦袋,輪到韓信受刑時,劊子手舉刀準備落下,韓信突然擡起頭看見了夏侯嬰,本能地喊出了一句:

主上為什麽不想著怎樣得天下卻要想怎麽亂殺壯士呢!

這句莫名其妙而又充滿著英雄悲壯氣勢的喝斥,仿佛一聲晴天霹靂落地而來,夏侯嬰大吃一驚,何人敢口出狂言?

何人?何人就是那個我,韓信,淮陰人,就是曾經那個人見人閃,魚見魚跑,鳥見鳥飛的流浪漢。

好一個流浪漢!夏侯嬰走到韓信面前,只見他相貌非凡,威武有力。夏侯嬰不由感嘆,狂得好,狂得妙,這般氣勢軒昂的英雄殺掉多可惜呀。

於是,夏侯嬰當即就把韓信釋放,並請他入座暢談天下軍事。韓信口沫橫飛,對答如流,夏侯嬰發現韓信果然是真有才,立即向劉邦大哥推薦這條人中之龍。

劉邦一聽到夏侯嬰的推薦語就笑了,什麽人中之龍,如果韓信是人中之龍,那我劉三不是龍中之龍了?不過既然是夏侯小弟引薦的,大哥還是會照顧你的面子的,劉邦便把韓信提為糧食總監(治粟都尉)。

怎麽說,韓信總算是混到一個帶長字的官兒了,換成誰或許也該滿足了。然而劉邦錯了,他太小瞧韓信的才氣和志向了,韓信不但胃口很大,夢想也很大,天下沒幾個人能看出來,這個天生喜歡佩劍流浪的人有著怎樣的雄心壯志。

李斯曾說,要當官,我就當最大的;韓信也這樣說,要當兵,我也要當最大的。天下最大的兵是什麽?那就是兵王,大將軍。

吹牛有很多種,夢想也有很多種,一個曾經受過胯下之辱的人也想吹牛當大將軍,玩笑開得太大了吧?韓信你心裏想想就可以了,千萬別說出去,一說出去狗都要笑跌倒了。但是,有一個人卻不認為韓信是在吹牛,而是在進行一項莊嚴的事業,這個人就是韓信命中注定出現的生死一知己蕭何同志。

蕭何曾經私下和韓信有過無數次隆中對,他發現韓信的確並非池中之物,而是一條蠢蠢欲動的人中之龍。龍要飛天,不借風就借雲,蕭何就是傳說中韓信的風和雲,風雲未動,潛龍又能奈何?

韓信知道,蕭何很欣賞他,他也相信,再過不久,蕭何會向劉邦再次推薦他。然而這一等,仿佛過了千年萬年,蕭何欣賞如故,而他的職位卻仍然如故,韓信終於等得不耐煩了。韓信斷定,蕭何肯定是向劉邦推薦了,估計是劉邦又像項羽那樣,沒有把他當成大才看待!

又是個讓人傷心的老板,渴望一鳴驚人的韓信再次失望了。

既然不被提拔,那就流亡去吧。天地蒼茫,前路渺渺,大丈夫總得去尋找夢中的天地,只要逃出漢中,到別的地方或許還能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

於是,韓信趁著一個月夜,毫不遲疑地逃跑了。

其實,韓信不是漢軍中的第一個逃兵,而他逃跑也不僅是因為個人職位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當時漢中的政治氣候。

當時,劉邦率領江東子弟趕赴漢中,短短三個月中,已經有很多將領及士兵忍受不了思家的煎熬。這些想家的軍人用多種方式來表達他們對江東的思念,有的用歌聲,有的用淚水,有的用夢鄉,有的用飛鴻,有的用回憶,而更多的是選擇逃跑。

逃,向家的方向逃。不管山高水遠,路途坎坷,沒有什麽能擋得住回家的渴望,韓信於是也成了這一批批逃兵中的一員。

當蕭何聞聽韓信逃跑,立即策馬狂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