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秦狼入室(第3/4頁)

章邯當然歡迎李良投奔,這個年頭,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那可是比什麽都強。既然你來了就是客,以前背叛秦朝的事,過去了就算了,重要的是目光要朝前看,誠心合作才是彼此最需要的。

我們繞了一大圈,終於看清楚了,章邯北伐攻打趙國,跟李良的投奔無不有著極大關系。但是,千萬不要以為章邯真的是為李良出氣才去打趙國的,李良不過是個誘因,而章邯攻打趙國,則是偶然中的必然。因為諸侯六國,章邯唯獨沒有跟燕趙兩國交鋒過,況且王離正統率著二十幾萬正規軍準備大肆進攻趙國,章邯北上也是配合王離作戰,這也是符合秦軍的軍事利益的。甚至從更長遠的目光看,只要掃平燕趙,其他的牛鬼蛇神自然不在話下,那麽大秦就可以僵屍附魂,東山再起。

這下該輪到陳馀叫一聲慘了,沒想到打跑李良這條惡狗,卻引來章邯這頭惡狼。可憐的趙國根本就頂不住章邯的進攻,章邯以淩厲之勢渡過黃河,一路斬殺,勢如破竹地攻入了邯鄲城。

章邯打下邯鄲之後,做了兩件讓張耳和陳馀傷心欲絕之事:

第一,搶民。把趙國的百姓遷到了黃河北岸,以絕趙國人力資源。

第二,毀城。把邯鄲城夷為平地,徹底打爛趙國招牌,使之無處經營。

趙王歇真是個苦命的人,好不容易被人扶上王位,卻被人家一鍋端了去。剩下的任務只有逃命了,張耳帶著他一起逃入了巨鹿城。

但對付章邯這等人,抵抗和逃命永遠都不是最好的辦法,魏咎和田榮就是最好的說明。在他看來,趙王歇像一只無助的肥羊,注定成為下一個魏王咎,你逃到哪,他就咬到哪,不咬得你鬼哭狼嚎,決不罷休。

可是趙王歇和張耳都逃進城裏去了,這還怎麽咬?咬不了可以重兵包圍,架鍋點火,一起蒸煮。章邯已經想好了,既然王離是先到趙國的,他也不想搶這個功勞了,那就把機會讓給王離,自己就暫時當王離的後勤部長,隨時支援他。

章邯真不愧是孫子兵法的忠誠實踐者,十倍圍之,三倍攻之,這是孫武先生教我們的。章邯和王離的軍隊加起來,至少有四五十萬,而趙國才有區區幾萬人,難道他不應該圍打你張耳嗎?

張耳做夢都想不到會有今天,真是剛逃出狗爪,又陷入狼嘴,王離大軍徹底圍死巨鹿,除非孫悟空附身,不然就休想翻出這座地獄之城。

但是,張耳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活著出去,他還有一根救命稻草正在城外,那個人就是他的刎頸之交兄弟陳馀。

陳馀的運氣還不算壞到絕頂,他被章邯打得狼狽不堪,轉身逃去常山,很快又湊了一支幾萬人的軍隊,立即開往巨鹿。但是,當陳馀看著巨鹿城前王離那黑壓壓的大軍,後面章邯那虎視眈眈的雄兵,他根本就不敢靠近城一步,只得在安全距離之外駐軍觀望,這時張耳呼救的聲音就從城裏傳到他的耳裏來了。

張耳帶著無比悲愴的聲音對陳馀高喊:兄弟,快來救救我!

陳馀是聽得一臉的痛苦無奈,兄弟有難,當然不能袖手旁觀。問題是,章邯和王離實在太強大了,我這幾萬人就像一群肥羊,而章邯和王離卻像兩頭貪欲無度的餓狼,如果我真的膽敢打上去,幾萬兵還真不夠他們打一次牙祭的!

陳馀保持著一種驚人的奇特的冷靜,任張耳在城裏要死要活地呼救,就是不肯出兵。明知山有虎,何苦向山行,這是世間所有聰明人特有的處事方式。大哥你就算是被打得再痛,也要學會忍一忍吧,你千萬別忘了,這是當初我被鞭笞時你告訴我的做人之道啊。

陳馀這個答復,讓張耳聽得哭笑不得。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今天之忍非昨天之忍,那時你只受一個小吏打屁股,多忍一會都沒問題的,可今天王離二十幾萬人圍著我打,試問我能受得了嗎?

人生就像強奸,不能反抗,那就學會享受吧。張耳第一次體驗到此話的深刻內涵,他一邊面對著王離野蠻暴力的軍隊,一邊忍受著陳馀見死不救的痛苦。沒辦法了,兄弟靠不住,只能靠自己了。對死的畏懼和對生的渴望,使他爆發出無窮的頑強的毅力,頂住了王離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這下子,又輪到王離郁悶了。真是活見鬼了,無論怎麽努力進攻,卻就是打不進巨鹿城,而更讓他郁悶的還有,他的軍隊缺糧了。

王離遠遠地望著巨鹿城,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打也打累了,糧食也快沒了,然而前煎後煎就是煎不死張耳,這下怎麽辦呢?

王離只好向章邯求助,他派人對章邯說道,大哥你上吧,我的糧食完了。

章邯一聽就笑了,兄弟你別擔心,功勞注定是屬於你的,你就放開打吧,我給你輸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