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最高武官(第3/8頁)

 

另一方面,和孟德公、孫權等人相比,他能開給諸葛亮的待遇實在有限,他唯一的優勢就在於,他那份百折不撓的癡情、死纏亂打的誠意。是以,他反而希望諸葛亮能冷落他,躲避他,給他機會來表現自己、證明自己。諸葛亮越是冷落他,躲避他,讓他剃頭的擔子一頭熱,他反而越是來勁,越發會把握機會,將自己唯一的優勢給發揚光大。

 

再來分析諸葛亮的心態。諸葛亮多聰明的人物呀,劉備這種古怪的不可為外人(甚至包括他的兩個兄弟——關羽和張飛)道的梟雄心思,自然瞞不過他。因此,諸葛亮雖然對劉備芳心暗許,知道自己遲早都是劉備的人,早給晚給本沒有區別,但是,他還是照著劉備的期望,配合著演起了戲劇,於是假意羞澀,兩度避而不見,潛台詞便是,哎呀,劉皇叔啊,你好壞喲,一來就想要人家,未免太快了吧。人家還沒準備好嘛,人家可是從一而終的人,再說,大家彼此還不了解,誰知道你會不會對我始亂終棄,諸如此類。

 

就這樣,劉備和諸葛亮兩個大男人,便玩起了心照不宣的調情遊戲,三顧茅廬,一追一躲,再追再躲,兩人皆是心有默契,樂在其中。君不見,劉備前兩次登門拜訪,皆是空手而去,未帶任何聘禮,他就知道,諸葛亮沒這麽容易讓他見到。到了第三次,劉備感覺火候已到,這才帶上了金帛禮物,用以下聘。而諸葛亮呢,也是風月中人,善解人意,將一副欲語還休、欲拒還迎的姿態做到十足。

 

然而,這種調情遊戲,張飛是不能明白的。他可替劉備著急啦,先是要拿一條麻繩把諸葛亮縛將過來,好讓劉備霸王硬上弓。後來又要去屋後放一把火,看諸葛亮他還高臥裝睡!

 

張飛這種粗線條的蠻夫,只知道求多求快,恨不能立即便讓諸葛亮從了劉備,成為袍下之臣。然而,對兩個當事人來說,仿佛是在談一場戀愛,以得到之前的追逐過程最有妙味。本世紀初,中國一個女生組合S.H.E曾唱過一首歌,名為《觸電》,其中一段歌詞,頗能描摹出此一類純美動人的情態。這其中,前段可看作是劉備的心聲,後段可看作是諸葛亮的應答。歌詞如下:

 

〖但請你不要太快揭開還沉默的情話

 

先讓我多著急一下再終於等到解答

 

太容易的愛故事就不耐人回味啦

 

像這樣觸電,就夠我快樂熔化

 

我們就耐心培養萌芽不要急著開花

 

反正有長長的日記等我們去填滿它

 

在被全世界發現以前先愉快裝傻

 

就這樣觸電,一直甜蜜觸電,直到爆炸〗

 

我們再來看嬴政和尉繚。嬴政和尉繚的關系,與劉備和諸葛亮的關系有大不同。劉備言曰:“我得孔明,如魚得水。”劉備是魚,離不了孔明這水。而嬴政卻是兩棲三棲甚至四棲的動物,對尉繚並無如此大的依賴性。劉備來請孔明,是為了更少地挨別人揍。嬴政來請尉繚,卻是為了更狠地去揍別人。孔明之於劉備,是冬天裏的大火爐,不可或缺;尉繚之於嬴政,則只是往滿桌珍饈裏再多添一道美味而已。這也就決定了,雖然都是王和王的男人,相見卻各有各的曲折反復。

 

【3、主勝之道】

 

且說嬴政終於見到了尉繚,或者我應該說,尉繚終於見到了嬴政。兩人對坐,嬴政因問道,“寡人欲取天下。先生善兵,願有以教寡人。”

 

尉繚面對著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王者,神色自如,悠然說道,“夫兵有三勝。不橐甲而勝,主勝也;陣而勝,將勝也;戰勝,臣勝也。”

 

嬴政道,“寡人願聞何以主勝。”

 

尉繚道,“所謂主勝,無須興兵,戰勝於朝廷是也。今臣有兵不血刃之計,而使天下歸順。”

 

嬴政精神一振,道,“請先生賜教。”

 

尉繚道,“以秦之強,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

 

尉繚雖以兵法著稱,本人卻是一個堅定的反戰者。然而,他又清醒地認識到,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非他一人的力量可以阻擋。統一之戰絕無可能避免,六國必將滅亡。生逢亂世,他將何去何從?在六國和秦國之間,他又將如何抉擇?事六國以抗秦嗎?這樣或許能為六國延數年之命,換句話說,為六國的達官貴人延數年之命。而為了這多出的數年之命,卻必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多打幾十場乃至上百場仗,多犧牲幾十萬乃至上百萬戰士(包括秦國和六國)的性命,讓無數本可幸免於難的家庭破碎滅亡。

 

尉繚的鹹陽之行,表明他最終站在了秦國一邊。而他向嬴政提出此一計策,正是要腐蝕六國的權臣,削弱六國的鬥志,從而加速統一進程,長痛不如短痛,讓該死的戰爭盡快結束,和平早日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