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日落佛國(第4/6頁)

牽扯到社會和諧,蕭衍頭腦清楚。為國家長治久安,他下詔全國,“制懸券不得復驅奪。”不得以欠債為名,將債務人趕出家門。應該說,蕭梁建國前期梁武帝蕭衍是以一代名君的面目出現。顛覆南朝大地主莊園經濟確實勉為其難,因為蕭衍本身是一名低級士族。詔書讓蕭宏損失一大筆錢財,對皇帝三哥心懷不滿,蕭宏默許永興公主行刺父皇的行動。

慈悲目的

權力和欲望使靈魂扭曲。案情明了,蕭宏殺兄,永興公主弑父,證據確鑿,罪大惡極,十惡不赦。然而,像秦淮河謀殺案那樣,蕭衍再一次淡然處之。兩名刺客宮內斬首,派車將公主載回府第,對蕭宏不聞不問。這件事到此為止,誰也不準再提。

不殺蕭宏,因為蕭衍希望改變南朝宋武帝劉裕建國以來,骨肉自相殘殺的悲劇。骨肉殘殺是懸在南朝皇族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一個血色魔咒。“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劉宋王朝五十九年,八易其主。宋文帝劉義隆殺弟;劉劭弑父;孝武帝劉駿殺兄屠弟;前廢帝劉子業動輒賜弟弟自盡、圈養叔父;宋明帝劉彧變本加厲,孝武二十八子一個不剩;宋明帝的兒子們又被蕭齊王朝建立者蕭道成殺光。以至於末代君主劉凖哭泣說道:“願後身世世勿復生天王家。”蕭道成鑒於宋亡教訓,臨終前告誡太子蕭賾:“宋氏若不骨肉相圖,他族豈得乘其衰弊。”縱有血的教訓和高帝遺訓,齊代故事不斷重復。齊武帝蕭賾殺兒;齊明帝蕭鸞大殺諸王,高武子孫死絕;東昏侯蕭寶卷繼續屠殺著弟弟。輪到梁朝開國皇帝了,蕭衍沒有手軟。蕭鸞的兒子中,除了逃到北魏的蕭寶寅和一個啞巴之外,盡數誅殺。與劉宋亡國相似,蕭齊皇族骨肉殘殺使蕭衍輕松奪取天下。政治才幹出眾、城府深沉的蕭衍怎麽肯重蹈覆轍。他在沉思,有什麽辦法才能解除骨肉殘殺的魔咒。

皇族自相殘殺的表面原因在於分封諸王制。劉宋開國,劉裕吸取東晉皇權旁落,高門士族秉政的教訓,任命皇族出鎮地方。諸王手握地方軍政大權,野心自然膨脹。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削藩”。然而,藩不能削。南朝有它的特殊性,莊園經濟發達,士族豪門勢力極為龐大,表現在政治上,即所謂“門閥制度。”如果再不用諸王進行牽制,皇權難以強化。

門閥制度注定皇族出鎮,否則無法抑制高門豪強。既然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無法改變,蕭衍只得退而求其次,從意識形態領域改變人心。蕭衍對蕭宏一再忍讓,即希望蕭梁皇族以他為榜樣,和睦一心,團結一致。故而秦淮河和三日齋未遂謀殺案才糊裏糊塗結案。

從內心深處,蕭衍痛恨蕭宏。但政治家必須是一流的表演家,他們的觀眾是天下臣民。蕭宏病亡,蕭衍仁盡義至,先後七次到宅中看望,甚至到菩薩面前祈禱。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蕭衍會對叛國投敵的兒子蕭綜以及侄子蕭正德寬厚仁慈。對於女兒,蕭衍流露出真正的感受,不再相見。永興公主怨恨而死,她至死不明白,同樣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為什麽差別如此之大。永興公主死後,蕭衍拒絕參加葬禮。

蕭衍早年只生有三個女兒,由於擔心後繼無人,過繼蕭宏的兒子蕭正德為嗣子,太子蕭統出生,便把蕭正德送還。從皇子到王子,蕭正德難以忍受巨大的心理落差,一度投降魏國,在北方過得不如意又返回江南。蕭衍流淚勸導一番,官復原職。蕭衍有八個兒子,兒子們良莠不齊,蕭衍一律以慈悲感化。蕭衍的良苦用心沒有換來蕭氏家族的和睦。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是人性醜惡之源,侯景打開魔鬼的瓶子,妖魔們跳將出來。

蕭衍派出十萬大軍支援侯景,加封侯景河南王。接納侯景是蕭衍所犯最大的錯誤,但每一位有進取心的君王都不會坐視到手的地盤落入他人之手,何況是河南十三州,華夏正朔所在地。河南土地太過棘手,東魏和西魏均盯住這塊肥肉。高歡眼光確實獨到,慕容紹宗果然了得,寒山一戰大敗梁軍,生擒主帥貞陽侯蕭淵明,把侯景趕過淮河。

侯景率八百殘兵敗將騙占梁朝重鎮壽陽城,蕭衍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就勢任命侯景為南豫州牧,鎮守壽陽,並且運去財物、兵器。禮敬北方降將是蕭衍一貫作風,從魏國皇族到各級將領,楊大眼的兒子楊華、羊侃等人在江南有封爵,賀拔勝、獨孤信、楊堅也曾到過南京。賀拔勝從江南返回北方,遇到向南的野獸和飛禽一概不射,來表達心中對蕭衍的感情之情。慈悲感化不了惡人,侯景是百分百的惡人。蕭衍心中清楚,他並不害怕侯景,因為此時的侯景仰人鼻息,他最擔心東魏國趁梁朝兵敗之際進行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