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文成復法(第5/6頁)

常太後不僅哺育了拓跋濬,而且對他有救命之恩。宗愛發動政變謀殺太武帝,一度想對皇孫下手。常氏冒著砍頭的危險背著父母雙亡的皇孫逃出平城,藏身鹿苑叢林,直到陸麗等人成功發動軍事政變。

太皇太後赫連氏屈從宗愛,平叛之後悄無聲息地去世。宮中一切事務全是常太後說了算。史稱常太後“慈和履順”。這位循規蹈矩、慈祥安和的老婦人祖籍遼西。幹嗎要提到遼西呢?遼西是原北燕國土,宮中遼寧一帶的人很多,除了常太後,還有馮昭儀。馮昭儀是北燕國主馮弘的公主,送給拓跋燾和親。

馮氏與拓跋氏兩家皇室之間的關系到此遠遠沒有結束。馮弘有個兒子馮朗舉遼西投降北魏,受封遼西王,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後來因罪被殺,家財抄沒,馮朗年幼的女兒馮氏沒入宮廷。馮氏出生於長安,母親樂浪王氏,當時的高句麗人,即今朝鮮平壤一帶的人。馮氏具有漢、朝鮮兩種血統。

馮氏入宮非常幸運,沒有遭到李氏罰做宮奴的命運。她的姑母是拓跋燾的左昭儀。馮昭儀對侄女細心呵護,教她鮮卑習俗、宮中禮儀、文學史籍。馮氏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對算術和經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由於自小長於宮廷,宮中的爾虞我詐、鉤心鬥角等遊戲規則耳濡目染。

娉娉裊裊、豆蔻年華的馮氏知書達理、光彩照人,引起北魏宮廷的注意。拓跋濬登基為帝,年長他一歲、十四歲的馮氏成為皇帝的貴人。

李氏莫名其妙的懷孕一石擊起千層浪,震動了常太後,也震動了馮貴人。常太後是個恪守規矩的人。她有兩個兄弟一個妹妹。常太後大紫大貴,同父異母的長兄常英自七品小縣令飆升至大將軍、遼西王;弟弟常喜升鎮東大將軍;妹夫王睹升平州刺史。常太後的生母宋氏不滿意,對她說:“咱們一家子貧賤的時候,王睹怎麽對我?常英怎麽對我?你現在怎麽能讓常英為王,不給王睹王爵呢?”常太後沉默了一會兒,賠著笑說:“常英是長兄,一家之主。家裏一些過節不值得您這麽計較。王睹雖然一片孝心,可他畢竟是外姓,怎麽能列在常英之上呢?”

常太後行為處世的法則注定她要做一個公正、古板的人。她親自細細盤查李氏,“這孩子誰的呀?”李氏照實說,皇帝的。常太後出身保姆,非貴族女子,對下人比較同情,下旨調查這件事。恰好守衛齋庫的官吏在庫墻上記錄了當時發生的時間和事件,兩相核對,毫無差錯,李氏懷的這個胎幸運地獲得宮廷認可。

拓跋濬興奮異常,帶著懷孕的李氏來到陰山塞外。此中深意不難理解,皇宮藏汙納垢,陰謀匯集之地,誰能保證小皇子的安全?

秋高氣爽,風吹草低,牛羊遍野。公元454年七月,正當江南劉宋王朝一輪骨肉殘殺剛剛偃旗息鼓之時,皇子拓跋弘在陰山之北,茫茫大草原上誕生了。聞著大草原粗獷豪邁的氣息,流淌著漢人仁慈博愛的血液,拓跋弘開始他傳奇的人生。這是一場失敗的命運,造就了中國歷史最年輕的一任太上皇帝。拓跋弘出生,李氏冊封為貴人,眼見又一個灰姑娘的故事誕生。馮昭儀和馮貴人感到形勢的緊迫,這對姑侄於是精心策劃了一場陰謀。

肆 紅顏薄命

兩年後,北魏宮廷熱鬧非凡,馮貴人不出意料地母儀天下,而不滿兩周歲的拓跋弘立為皇太子。

笳鼓聲中,李貴人按照北魏“子貴母死”的舊法將被處死。拓跋濬年僅十七歲,遠無必要這麽早冊立太子,馮氏女人們在背後起的作用可想而知。李氏命運坎坷多難,眼見有個幸福的結局,兒子立為太子成為帝國接班人,然而初為人母的她卻要永遠離開孩子。

灰姑娘死的時候非常淒涼,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她從南朝來到北國時有一個姐妹,女人做不成什麽事。按照北魏宮廷的規定,被處死的皇子母親可以托付後事。李氏的兄弟家人都在南朝,孤身一人,有誰可以依托呢?李氏想到了李洪之。

李洪之,北魏國著名的酷吏。他原本不叫李洪之,本名李文通,河南靈寶人。李氏家住壽春,兩家毫不相幹。能和李貴人攀上親戚,顯出李文通善於鉆營的本性。小時候出家做沙門,成年之後還俗。他讓人想起《紅樓夢》中給賈雨村護官符的葫蘆廟裏的小沙彌,兩人同樣的精明。

上天賦予世人的稟性各不相同,有人適合經商,有人適合做官,有人適合從事藝術活動,有些人只能給人打工。孟子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準確的自身定位,正確的社會分工,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

裙帶可使做官成為坦途,許多人嘆息命運不濟,未能生於達官顯貴之家。李文通從來不怨天尤人,屬於那種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