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731部隊舊址查證(第3/8頁)

中蘇聯合調査團

在啟程去中國之前,居住在關西地區的D·S先生給我寄來了如下的信息:1945年11月,中蘇兩國軍隊在平房進行了實地調查。當時的調查資料今天理應保存在中國的某處。

D·S先生是原日本陸軍第一航空兵司令部的通信兵,是一個有坎坷經歷的人。他在乘坐轟炸機時,被迫降在敵區,1944年參加了八路軍。1945年11月,他作為東北民主聯軍的一員,調查了731部隊舊址。

據D·S先生說,中蘇兩國軍隊在平房現場進行了兩天的查證。

調查團是以駐哈爾濱的中蘇兩國的軍醫為中心組成的,共20人。中方人員中有後來當副總理的民先生(當時東北民主聯軍的政治部政委)、中央衛生部副部長賀誠先生(當時任東北民主聯軍衛生部副部長),衛生部姓吳的幹部也在場。D·S先生分工負責測量731部隊的全部設施。

通過兩天的測量,判明包括防禦陣地在內,整個設施的總面積約為254萬平方米。這和前面提到的哈爾濱市地方史學會測量數據多少有點出入。

中蘇聯合調查團采集了舊址的土壤,調查了細菌汙染狀況以及老鼠、跳蚤等實驗汙染生物的生存狀況。據說,當地老鼠繁殖了不少,甚至還跳到調查團人員的身上。

各種設施破壞得相當徹底,只有鍋爐房的兩根大煙囪還在。雖然還留有三台鍋爐和發電機的殘骸,但是,鍋爐的幾十根管道內繁殖了大量的老鼠。

63號大禮堂僅剩下鋼骨架,建築本身已變形。1號樓的屋頂已被炸掉,單體樓被破壞,已看不出原來的形狀。高等官宿舍有四棟無損地保留著。動物房和焚燒爐只剩下了房基。

破壞得最徹底的是口字樓,部分建築僅剩下一半殘骸,特設監獄變成了瓦礫堆,僅剩下房基。D·S先生用手杖撥開瓦礫堆,還發現沾有血跡的石頭,寫有人名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殘塊。

參與調查的政治部幹部隊R先生,對731部隊懷有憎恨,對設施舊址的調查是很徹底的。據說,他的戰友是被731部隊殘殺的。

據D·S先生的回憶,在口字樓舊址有一個相當大的地下室。穿過口字樓中央的通道,是地下結構,同高橋班設施連接的地道(估計是通往解剖室的路)有一個出入口。

在許多廢墟堆積的地方,地下室的出入口都開著黑色的洞口。由此可以看出,口字樓設施是一座設有復雜的地下結構的巨大建築。

在731部隊宿舍的周圍,每隔50厘米密密地種植著牛蒡。關於這一點,中蘇聯合調查團中央的意見不同:有人說,日本人喜歡吃雞素燒,所以種植了牛蒡;也有說:“不,這是為了防止由動物房逃出來的動物(老鼠)進入而種植的。”

“731部隊在撤退時,來不及處理那些裝在玻璃瓶中的人體標本,將這些東西裝了兩卡車,拉到松花江畔棄置不顧。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和衛生部人員認為這些人體標本是關押在原日軍哈爾濱憲兵隊本部建築地下室的人……其中,能夠辨識的標本也有二十五六個。

“如果找到當時東北民主聯軍衛生部副部長賀誠先生的話,也許能夠搞到當時的資料。賀誠先生是指揮當時調查活動現在還健在的中方負責人。”

出發前夕,D·S先生提供的回憶和建議,具體而富於啟發性。

作者注

哈爾濱電影發行公司的王之堃先生於1956年四五月份進入平房區731部隊舊址,拍攝了整個設施被炸毀後的情況,作為地方史學會的資料。我們在該公司的試映室裏看了這部資料影片。這是戰後首次拍攝731部隊舊址的影片。聽說,現場一直保留著戰爭結束時破壞的原樣。關於這部影片,將在以後加以敘述。

“馬魯太”小屋的值勤表

關於731部隊的特設監獄,後來又有若幹名原部隊人員寄來了新的證詞。特設監獄(“馬魯太小屋”)的負責人是石井四郎的二哥細谷剛男。他是軍隊文職人員,享受高等官待遇。管理“馬魯太”的特別班,每班由6-7人組成,包括攝影班在內,共約100人。細谷剛男是這支隊伍的指揮官。

特別班人員的工作安排:上午8:00進入營門,直到次晨8:50,通宵達旦地工作。

工作分為管理“馬魯太”事務、炊事和看守監獄三大類。晚上10點全部人員出勤,而後每隔兩小時換一次班輪流睡覺。

特別班備有一本《巡回日記》,足有三本大學用筆記本那麽厚,以紅線劃為兩欄,一欄記入“馬魯太”的編號,另一欄記錄巡回情況。

“馬魯太”的編號從101開始到1500結束,這和負責X光透視的在田班的管理編號(在本書第二集中已敘述)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