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真水之戰:經略北疆(第2/3頁)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十一月,李世民迅速做出了反擊薛延陀的戰略部署。唐帝國一共出動了十幾萬兵力,在東起營州(今遼寧朝陽市)、西至涼州的數千裏戰線上,命兵部尚書李世勣、右衛大將軍李大亮、營州都督張儉等人,分五路出擊,與薛延陀拉開了決一死戰的架勢。

大軍出征之前,李世民特地召集眾將面授機宜:“薛延陀自以為強大,橫穿大漠南下,行程數千裏,戰馬定已疲瘦。凡用兵之道,見利速進,不利速退。薛延陀軍隊未能趁思摩不備而迅速發起攻擊,在思摩退入長城之後,他們戰機已失,卻又沒有果斷撤退,他們敗局已定。我已授命思摩在撤退時焚毀沿途的草場,薛延陀軍隊糧草日盡,在野外又劫掠不到任何東西。方才諜報人員回來,說薛延陀的戰馬沒有草料,只好啃樹皮,而且連樹皮都快啃光了。你們當與思摩互為掎角,不必急於交戰,等他們撤退之時,立刻發動進攻,必能大破薛延陀。”

真珠可汗眼見兒子領著二十萬大軍直撲漠南,雖然嚇跑了阿史那思摩,卻沒有撈到半點好處,反而讓幾十萬大軍陷入糧秣日盡的困境,而且唐朝多路大軍已經出動,要是再拖下去,自己這點老本怕是要全部賠光。無奈之下,真珠可汗只好遣使入唐,要求與東突厥和解。

和解?

說得倒輕巧,你乙失夷男把漠南當什麽了?當你們家門口的草坪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沒那麽便宜!

李世民沒有對薛延陀的使者做出任何答復。

他料定,不出十天,前線的李世勣必能傳回捷報,到時候再讓使者回去傳話,教教乙失夷男如何做人。

乙失大度親率三萬騎兵一路猛追阿史那思摩,追到長城腳下不得不勒住了韁繩。

再往南就是唐朝的地界了,乙失大度可不敢輕舉妄動。

要進進不得,要退又不甘心,乙失大度左右為難,只好派人登上長城叫罵,想把阿史那思摩逼出來。

可阿史那思摩就是龜縮著不肯出來。

男子漢大丈夫,說不出來就不出來。

任你口水漫天,我自巋然不動。

乙失大度站在長城腳下吹胡子瞪眼,徹底沒轍。

就在此刻,遠處忽然塵埃滾滾、殺聲震天——李世勣率領的唐軍主力到了。

乙失大度頓時倒抽了一口冷氣,隨即馬鞭一揮,掉頭就跑。李世勣親自遴選了六千名精銳騎兵,迅速向北追擊,越過白道川(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北),一直追到了青山(陰山山脈東段大青山)。

乙失大度跑到青山北麓的諾真水(今內蒙古艾不蓋河)時,決定不再跑了。

因為經過白道川的時候,他已經和自己的主力部隊會合,眼下足足有二十萬人。

三萬人被六千人追著跑已經夠沒面子了,難道二十萬大軍也要被六千人追著跑?乙失大度憤憤地想,那我回到薛延陀還怎麽立足?

不,老子今天不跑了,就在這裏和你李世勣決一雌雄。

隨後,薛延陀的二十萬大軍在諾真水沿岸一字擺開,陣勢橫亙十裏,刀槍林立,旌旗蔽日。看那架勢,就是踩也要把唐軍踩死。

六千對陣二十萬,這絕對是李世勣軍事生涯中少有的一場惡戰。

李世勣能贏嗎?

乙失大度之所以敢和唐軍決戰,除了兵力占據絕對優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薛延陀通過這些年的征戰,尤其是在對付突厥騎兵的過程中,逐步摸索出了一種新的戰術:作戰時以五人為一組,其中一人負責管理五匹馬,其余四人徒步作戰,而馬匹主要是在戰鬥獲勝後追擊敵人用的。

換句話說,作為擅長騎兵作戰的遊牧部落,薛延陀已經在固有的騎兵優勢基礎上,著重強化了步兵的戰鬥力,所以當兩個兵種的優勢結合在一起時,仍舊固守單一騎兵戰術的突厥人就遠遠不是他們的對手。

此刻,乙失大度正帶著一臉得意的笑容注視著兵少將寡的唐軍,想看看當世名將李世勣如何敗在他的手中。

果不其然,當李世勣麾下的三千突厥騎兵率先對薛延陀軍隊發起進攻後,很快就招架不住,迅速敗下陣來。乙失大度戰旗一揮,薛延陀大軍立刻以排山倒海之勢撲向唐軍,同時萬箭齊發,唐軍騎兵的戰馬紛紛仆倒。

李世勣果斷下令士兵下馬,用長矛與薛延陀士兵貼身肉搏。

這是一場血肉橫飛的白刃戰。

乙失大度自以為他的步兵已經很強悍了,可是在唐軍面前,他這套所謂的新戰術無異於班門弄斧。唐軍步兵的戰鬥力遠遠超乎他的想象。盡管薛延陀人多勢眾,可還是抵擋不住唐軍的沖鋒,陣腳開始潰亂,乙失大度的指揮系統頓時有些失靈,人多的優勢不但發揮不出來,反而變成了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