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激烈的較量

西突厥自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分裂為東、西二部後,西部的乙毗咄陸可汗和東部的咥利失可汗一直處於混戰狀態,雙方勢均力敵。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底,咥利失可汗被叛亂的部下所殺,其麾下的另一個部落擁立其侄繼位,是為沙缽羅葉護可汗。自此,咄陸的政權稱為北汗庭,沙缽羅葉護的政權稱為南汗庭。南汗庭繼承了咥利失的外交政策,仍舊與唐朝通好,“累遣使朝貢”,唐太宗李世民則“降璽書慰勉”。(《舊唐書·突厥傳》)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七月,也就是唐朝征服高昌之後,李世民再次遣使前往南汗庭,賜以鼓纛,極力扶持這個親唐政權。然而從這一年起,北汗庭的勢力逐漸強大,“西域諸國多附之”,南汗庭的沙缽羅葉護可汗又在隨後的一場戰鬥中被殺,北汗庭的咄陸可汗遂重新統一了西突厥。

這對唐朝來說實在是一個非常不利的消息。

因為南汗庭的敗亡意味著唐朝幾年來的外交努力付諸東流,而北汗庭的崛起則意味著西域的安全開始受到嚴重威脅。

果不其然,統一後的咄陸可汗“自恃強大,遂驕倨”,不但出兵攻滅了吐火羅,而且屢屢“拘留唐使者,侵暴西域”。(《資治通鑒》卷一九六)

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九月,西突厥突然發兵入侵伊州(伊吾)。

唐朝與西突厥在西域的激烈較量自此展開。

由於西突厥剛剛一舉踏平了吐火羅,因此咄陸可汗的氣焰十分的囂張。

他認為唐朝在西域經營的時間還很短,駐紮的兵力也十分有限,所以在他看來,要擊潰唐朝在西域的勢力,重新奪回對西域的控制權,簡直是易如反掌之事。

可是,咄陸錯了。

唐朝不是吐火羅。

在西域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個異常強悍的對手。

這個人就是唐太宗親自選拔任命的安西都護——郭孝恪。

郭孝恪,許州陽翟(今河南禹州市)人,史稱其“少有志節”,隋末率數百鄉人投奔瓦崗。因其足智多謀,深受李密賞識,與李世勣一同被派駐黎陽倉,隨後與李世勣一起降唐。虎牢之戰中,郭孝恪曾向李世民獻策,力主兩線作戰,圍洛打援,被李世民采納。破竇建德、王世充後,李世民在慶功宴上當眾褒揚:“郭孝恪謀擒建德之策,出諸人之右也。”(《舊唐書·郭孝恪傳》)此後,郭孝恪歷任貝、趙、江、涇四州刺史,因能力突出,政績顯著,不久便獲得升遷,入朝擔任太府少卿,隨後又遷左驍衛將軍。

在考慮安西都護人選的時候,李世民很自然地想到了郭孝恪。因為他既在開國戰爭中立過功勛,有勇有謀,又擁有豐富的地方管理經驗,足以獨當一面,這樣的人才當然是鎮守西域的不二人選。李世民隨即任命郭孝恪為安西都護兼西州刺史。

李世民的選擇是正確的。

西突厥很快就要在郭孝恪面前嘗盡苦頭。

西突厥此次入寇的目標之所以選擇伊州,很顯然並不是為了劫掠財帛子女,而是出於一種試探虛實、炫耀兵威的目的。因為伊州遠在高昌故地之東,西突厥要攻打它,就必須橫穿整個高昌故地,即眼下的安西都護府轄境(西州),倘若僅僅是為了打劫,顯然不必如此大費周章,舍近求遠。

所以,郭孝恪馬上就判斷出——這只是一次試探性的戰略進攻,敵人出動的兵力肯定不會很多。他當即決定予以迎頭痛擊。

郭孝恪親率二千騎兵輕裝疾進,在半道上對西突厥軍發動了一場阻擊戰,輕而易舉地擊潰了這支來犯之敵,給了突厥人一個狠狠的下馬威。

第一次試探失敗,西突厥很快又組織了第二次進攻。

這次攻擊的力度明顯加大了,而且兵鋒直指安西都護府。

咄陸可汗命令屯駐在西州附近的處月、處密兩個突厥部落,出兵進攻西州境內的天山城(今新疆托克遜縣)。在它東北面不遠處就是安西都護府所在地——交河城,可見西突厥此次進攻的目的是想直搗郭孝恪的心臟,企圖一舉摧毀唐朝在西域的指揮中樞。

假如天山失守,交河必定危急。

郭孝恪意識到,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於是火速率部進援天山城,親自指揮城防戰。

突厥軍隊多為騎兵,本來就長於野戰,短於攻城,何況此次郭孝恪又親自坐鎮指揮,所以西突厥軍根本撈不著半點便宜,多次強攻均被擊退,付出了重大傷亡。處月、處密兩部落見取勝無望,只好收拾部眾,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他們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郭孝恪居然率部出城,緊緊咬住了他們。

突厥人慌了神,趕緊拍馬狂奔。可不管他們跑多遠,郭孝恪就追多遠。這一追直接追到了處月部落的老巢。處月人逃進城中,還沒來得及喘息,唐軍就開始攻城了。而且,與他們啃不動天山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唐軍沒花多少力氣就把城攻破了,處月酋長慌忙帶著族人再次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