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長安

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永不褪色的歷史記憶。

這份記憶是如此輝煌,以至無論何時,只要我們的目光向歷史的深處回望,仿佛總是能看見一個澄明的天空,一片遼闊的大地,還有天地之間——那一座金黃色的富貴雍容的城。

這座城就是長安。

它生長在唐朝。

在我的眼中,唐朝的長安凝聚了所有男性的雄偉與陽剛,也蘊涵著所有女性的華麗和嫵媚。我無法用更多的形容詞來描摹它。我只願獨自穿過歲月的長廊,悄悄掀開時光的帷幔,用一種朝聖的目光,去撫摸這座城的每一塊磚墻、每一株草木、每一寸土地、每一角飛檐以及這座城中每一個男女老幼的臉龐……

我看見唐朝的陽光像花一樣綻放,我看見長安向我敞開了母親一樣的胸膛。

那一刻,我告訴自己,我是唐朝人。

我告訴自己——

長安,是每個中國人的精神故鄉。

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都市,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它東西長9721米,南北寬8651米,全城周長36.7公裏,面積約84平方公裏,是明清時期北京城的1.4倍,是古代羅馬城的7倍。城內共有三個建築群:位於北部正中的是宮城,為皇帝和皇族所居;宮城南面是皇城,面積比宮城略大,是中央政府機構所在地;宮城和皇城之外是外郭城,為居民區和商業區。

整座長安城規模宏偉,布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外城四面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幹道。而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則是一條標準的中軸線,它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把長安城分成了東西對稱的兩部分,東部是萬年縣,西部是長安縣,東、西兩部各有一個商業區,稱為東市和西市。城內南北有11條大街,東西有14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110坊,其形狀近似一個圍棋盤。

長安的每條街道都筆直而寬廣,其寬度達到了今人咋舌、近乎奢侈的地步。比如南北主幹道朱雀大街的寬度就達150多米,而今天中國的“第一街”——北京長安街最寬的地段也沒有超過120米。再如位於宮城與皇城之間的承天門橫街,寬度更是達到441米,堪稱人類有史以來最寬的街道,其氣勢之雄偉令人嘆為觀止!

這些寬闊平坦的街道兩側大多種有整排的槐樹和榆樹,而宮城與皇城中遍植梧桐和垂柳,整座城市綠樹成蔭,風景宜人,既繁華熱鬧,又不失幽雅和靜美。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長安東北部的龍首原上初建了大明宮。龍首原地勢高聳,可以俯瞰整座長安城,故而大明宮的氣勢遠比太極宮更為煊赫。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李治又對大明宮進行了擴建,使其功能更為完備,規模更為宏大。從此,大明宮取代太極宮,成為唐朝皇帝的起居和聽政之所。

大明宮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為宏大、規制最為嚴整、規劃最具特色的宮殿建築群,其周長為7.6公裏,面積達3.2平方公裏,是明清紫禁城的4.5倍;宮城四面有11座城門,東、西、北三面都有夾城,南部有三道宮墻護衛;目前已探明的殿、台、樓、亭等基址共有40余處。在大明宮的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大明宮就是以這三個宮殿群為中心組成的。其中,含元殿是大明宮正殿,是唐朝皇帝舉行朝會大典以及閱兵、獻俘等重大儀式的殿宇;此殿殿基高達15.6米,面闊75.9米,進深41.3米,面積達3134.67平方米,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宮殿——北京故宮太和殿面積的1.3倍。

在含元殿主殿的兩翼即東南和西南方向,分別建有突出主殿的翔鸞閣和棲鳳閣,兩閣相距150米,各以曲尺形廊廡與主殿相連。整組建築兩翼突出,主殿縮進,呈“凹”字形。主殿前是左右兩條各長78米的蜿蜒迤邐的龍尾道。

在整個含元殿建築群的前方,是一個南北寬615米、東西長750米的大型廣場,總面積達461250平方米,比今天北京的天安門廣場還大,相當於60多個標準的現代足球場。

站在這樣一個氣勢磅礴的廣場上仰望巍峨壯麗的含元殿,任何人都會為之悚然動容,心潮澎湃。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哪一個中國人心中,沒有這樣的一個唐朝?

哪一個中國人心中,沒有這樣的一座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