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另一片戰場

 

即使是像“淞滬停戰協定”,得來也實屬不易,中國駐國聯代表顏惠慶出力不少。

九一八之後,南京政府“革命外交”面臨困境。原先的外交家們躲的躲,辭的辭,外交部一下子陷入了人才荒。

此時一批曾在北洋政府供職的外交家們臨危受命,被重新起用。其中有兩人最受矚目,他們有共同的特點,即都是早年留學異域的上海人,都曾出面組過內閣。

雖然組閣的時間都不長,可你得知道那時的北洋是武人當道,在內閣裏混碗飯吃很不容易,裏面的人都可算是人中精靈。

兩位外交奇才,顏惠慶居於其一。

他赴日內瓦出任國聯代表後,很快就顯示出了與前任不一樣的地方。

最好的外交官

 

在國聯打交道,除了公開場合要能言善道,私下拉關系也很重要。一般人就是弄個包廂,請請老大帝國的代表團成員或者國聯要員,這個叫做重點突破。還有財大氣粗的,索性把整個飯店都包下來,能請的一次都請到,這個叫做全面撒網。

前者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那些中小國家知道了沒準就要拆你的台,後者是花了大錢,其效果也可能就是收收名片,大家吃完了一抹嘴,第二天臉跟名字還是對不上號。

顏惠慶的做法與眾不同。

他做的比全面撒網還要過分。

請客,而且全部請。

人家一般只請代表團的首席代表,至多再拉一個副代表。

他是連秘書、助手帶工作人員全發請柬,一個不落。

 

顏惠慶在國際交往上有一套多快好省的辦法

 

當時的國聯在規模上雖然比不了現在的聯合國,但也有六十多個會員國,另外國聯衙門裏還有一幫人千萬不能漏掉。

把這麽多人請去飯店吃一頓,我估計中國代表團就是把回國的路費都墊上也不夠。

可這只是你的想法,因為顏惠慶根本就沒打算請兄弟們上館子。別說館子,連街上的大排档他都沒舍得。

中國代表團有自己從國內帶來的廚師,中、晚飯都要做一桌工作餐。顏惠慶一想,反正桌子大(外國的餐桌比較大),幾個人是吃,十幾個人也是吃,幹脆,別浪費了,把外國朋友都喊上吧。

其實,咱們也不要把各國代表團的同志們想得太庸俗了,人家也是在五湖四海混的,見過世面,什麽好東西沒吃過。再好的飯店,對於他們來說,跟赴個婚宴沒什麽區別,那菜都吃得沒味道了。

嘴裏太油膩了,得換換口味啊。

那就嘗嘗中國地道的家常菜吧。

提起故國國粹,別的不敢亂吹,就是這個做菜水平那確實是沒人能比的。粵系湘系淮揚系……你見過哪個國家的廚師能分出這麽多流派的。

跟咱們比,老外做出來的那也叫菜?

來賓來了一嘗,果然有滋味,有嚼頭,這次吃了下次還想吃。

中國菜,very good(很好)。

對於各國代表團和國聯的這些人來說,中國人把他們請到家裏來吃飯,這還是破天荒第一回,是把他們當朋友對待,既親切又上档次。

這一招就叫做拉近距離。

後來老美也學會了,用得最頻繁也最有效的是前任總統小布什,經常把人帶到他的那個什麽農場去吃飯。雖然吃得也並不咋樣,可去的人沒一個不引以為傲且沾沾自喜——總統家裏我都進去過,倍兒有面子!

吃飯的時候,顏惠慶也沒閑著。他問這問那,了解代表團和國聯的態度,順勢套出了很多正式場合或正常渠道下很難獲知的情報。

又交了朋友,又打聽了消息,這頓飯就算沒白請。

到日內瓦一個多月,顏惠慶以每天請一個團的速度,把該請的都請到了,該混熟的都混熟了。

由於角色進入得快,顏惠慶很快就把國聯的各種程序,明規則潛規則,弄得如數家珍。

一·二八會戰時,顏惠慶要求國聯制止日本入侵,但有關提案,他沒有交給國聯理事會表決,而是交給國聯大會討論。

國聯理事會就相當於今天的聯合國安理會,國聯大會等同於聯合國大會,為什麽不找“安理會”而找“大會”呢?

“安理會”的議事原則是需要成員百分之百通過,無論誰在其中投了反對票,決議就得宣布無效。

偏偏日本自己就是“安理會”成員。

你要告我的狀,我會理你嗎?

正是這條雷死人不償命的規則,曾經讓顏惠慶的前任走進過似乎永遠也無法走出的死胡同。

當初的國聯是一個辦事效率極其低下且強者獨霸的官僚部門,以至於很多弱小國家都處於投訴無門的窘境。

顏惠慶找到的辦法是,避開“安理會”,直接找“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