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笑談渴飲倭奴血(第2/11頁)

夏炯奉楊森之命,率第133師與通山敵軍形成對峙。通山日軍大概從來沒讓人這麽盯著看過,很不適應,當下便氣勢洶洶地派出一千多人馬來沖擊營寨。

夏馬刀來得真好,一刀砍過去,把日軍殺得大敗。日軍挨了揍還有些懵懵懂懂,搖搖腦袋又來碰硬釘子,緊跟著一刀,這下砍醒了,再不敢跑出來亂躥。

看人不爽這件事還是爛在肚子裏吧,免得出去找不是。

夏炯完全把通城當成了破襲戰的試驗場,他不斷派部隊夜襲通城日軍,並伏擊其運輸車隊。通城與附近大沙坪的日軍相互依賴,夏炯就把兩地的交通通信全部切斷,省得你們眉來眼去,相互壯膽。

夏炯沒來之前,通城日軍的日子本來很好過,夏炯一來,日子超級難過。

事急矣,非得大家湊份子救命不可了。

總部駐於嶽陽的第6師團出面,將包括通城、大沙坪在內的周圍四縣日軍抽調出來,湊成四千多兵馬,配備以特種部隊,對第133師所屬的鄂南防區展開大掃蕩。

戰鬥開始後,第133師所屬的鳳凰樓、陽台光陣地先後失守。激戰至午後,薛嶽給楊森打來電話:“鳳凰樓、陽台光是第九戰區的門戶,限當晚24時收復兩戰略要地。”

又是限時,楊森將此命令轉發夏炯。夏炯分配反擊任務,將進攻鳳凰樓的重任交給了陳德邵。

陳德邵是行伍出身,時任第399團副團長,此人膽大心細,在戰場上能夠見微知著,善於發現並牢牢抓住戰機。在鳳凰樓前,他很快便有了一個讓他欣喜的發現:日軍主力正在搭設帳篷露營。

想想當天的天氣真不錯,不太冷也不太熱,如此環境下露營,真是既愜意又放松,可就有一樣,早晨的營養得加強,驢肉火燒加板腸。

陳德邵主動送營養來了。他集中十門迫擊炮,對著日軍炮兵陣地及露營區就是一頓猛轟。

打得正歡的時候,第二十軍輜重兵團恰好送來大批迫擊炮彈,於是便都拼了命地往炮膛裏塞。

露營日軍的福氣好到像突然掉進米缸裏的老鼠,平時哪有這麽多炮彈奉送啊

。炮擊前還是花好稻好,炮擊後頓成殘花敗柳了。

炮戰的同時,陳德邵挑選精幹官兵,組織了三支輕裝突擊隊,總攻即將開始。

突擊隊不是現在用,是晚上用。入夜之後,他們分成三路,由小道到達指定地點,發射信號彈後便沖入敵營。

日軍白天大受刺激,正準備躺下來閉目養神呢,根本就沒招架的心理準備,突擊隊呼嘯而過,日軍前哨陣地被殲滅百余人。

見突擊隊得勝,主攻部隊乘機猛襲,經反復沖殺,於午夜時分將日軍一舉擊潰。

夏炯棋先一著,已提前將第397團埋伏於鳳凰樓北麓,為的是截斷日軍退路並阻擊其援軍。

陳德邵一面繼續肅清固守鳳凰樓的殘敵,一面指揮十門迫擊炮交叉發射照明彈、燃燒彈、榴霰彈,把個鳳凰樓的山前山後照得如同白晝一般,日軍的一舉一動皆清清楚楚。

前追後截之下,日軍東奔西跑,自相踐踏,蒙受重大傷亡。直到第二天拂曉,在通城日軍炮兵的掩護下,其殘部才得以擺脫追擊圍堵,逃入通城避險。

這時候,陽台光尚未攻下,陳德邵率部前往助戰,亦迫使此處日軍退出。

第133師經一晝夜激戰,完全收復失地,並徹底粉碎第6師團組織的鄂南大掃蕩。統帥部為此傳令嘉獎,給有功人員論功行賞,頒發榮譽勛章。

因第399團在反掃蕩中表現出眾,軍委會還特派戰地攝影隊駐團拍攝了關於鳳凰樓反擊戰的紀錄片。

通城日軍指望組團扳本,結果是集體蝕了老本,士氣由此一落千丈,躲在通城城內猶如驚弓之鳥一般,即使第6師團增派兵力協防,仍無濟於事。

楊森與人為鄰的規矩是,你不尊重我,我還尊重你,你最後還是不尊重我,我弄死你!

他以攻為守,對通城日軍襲擊襲擊再襲擊,日軍不出城便罷,一出城,第二十軍必然要以迅雷之勢上去打把秋風再說。

日子要一天天過,日軍在城內度日如年,漸漸失去了守城的信心和意志。

要的就是這種效果,楊森縱兵而來,從通城東西兩面進行夾攻,經一夜巷戰,敲掉了守城日軍的脊梁骨,通城被成功收復。

破襲戰小有成就,楊森研究戰術的興趣也越來越濃了。

自1940年起,蘇聯對中國實施軍援,除向地面部隊出售俄式輕重機槍和迫擊炮外,還派大批軍事人員到各戰區充當顧問,進行戰術指導。

楊森的第二十七集團軍總部也來了一位蘇聯顧問,名叫車爾卡日夫。

車爾卡日夫的軍銜為上校,具備大兵團作戰的豐富經驗,能提出許多極有見地的建議。比如通常築造掩體時,機關槍掩體的槍口一般是正對防線前方,車爾卡日夫說錯了,槍口不應正對前方,而應正對側面,這樣才能以側防火力來構成交叉火網,從而封鎖敵方前進道路,敵方為此蒙受的傷亡也將更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