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真命天子(第5/11頁)

聽到這裏,劉湘那個激動啊,因為他覺得劉從雲太神了。

父母去世後,劉湘為選擇墳地,曾請教一位陰陽先生。這位先生說,大邑鶴鳴山是張道陵、張三豐兩位天師得道成仙的聖境寶地,若將墳地建在那裏,必能福蔭子孫。

劉湘依言而行,可是不久他的一個孩子便夭折了。劉湘夫婦異常悲痛,這時另一位陰陽先生給他分析:“鶴鳴山是道教仙山,人張天師的領地,能隨便動土嗎?公子夭折,實乃天師之罰也。趕快搬吧,不搬還不知道會出多大的禍事呢。”

劉湘深以為然,便讓這位先生給他另覓福地,最後遷葬於響台山。

響台山確實不賴,每當晴天傍晚,峽口便與八面來風互相振蕩回應,宛如鑼鼓齊鳴之仙樂,你要說這風水再不好,恐怕就找不出好的了。

劉湘對劉從雲佩服之至,當下就拜在劉從雲門下,尊其為老師,並聘任其為督署高等顧問。

諸葛亮打動劉備,還需要“隆中對”,劉從雲僅憑一雙“慧眼”就搞定一切,成了劉湘身邊的“神仙軍師”。

我們熟知的諸葛孔明向有兩種形象,一種是正史傳記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政治家,一種是民間演義中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神人。劉從雲版的諸葛孔明屬於後者。

他早年就是個算命先生,靠擺八字攤頭,給人算命拆字維生,邪門歪道的東西知道不少,比那個純屬業余玩票性質的王篾匠可要專業多了。

劉從雲入幕不久,劉湘家就出了事,他弟弟患重病死了。

劉湘趕緊找來軍師,劉從雲掐著指頭給算了一卦,然後很肯定地說:“看來可能是老太爺、老太娘的陰宅出了問題。”

剛剛誇說祖墳好,祖墳就又不行了,劉湘著實有些不信。可是軍師既如此說,那就一道回家看看吧。

到了響台山,劉湘簡直就要給劉從雲來個倒頭下拜了。

不是神,是太神了,原來的“仙樂”已不復存在,試問這風水還能好得了嗎。

問當地百姓,原來是近年來響台山挖土燒磚,環境被破壞了。

再遷墳,這次劉從雲親自操刀。半年後,他在江油縣找到了一塊所謂的寶地。

不用再動了,那就是最後的風水寶地,劉從雲正經八百地告訴劉湘:“擁有這塊陰宅,日後鈞座(指劉湘)必有九五之尊。”

此後,劉湘的事業和運氣果然騰騰騰得直往上躥,想慢都慢不下來了。有史學家考證,說劉備三顧茅廬,可不光是求賢若渴。事實上,諸葛亮並非我們想象的那種布衣百姓,他與荊州士族豪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當時的劉備還是個外地人,正需要削尖腦袋擠入本地圈子。

同樣,劉湘選定劉從雲做自己的“神仙軍師”,也不僅僅因為劉從雲能掐會算。

對劉從雲來說,相個面啊,看個風水啊,已經屬於業余興趣了,他的主業是做“教主”。

早年間,劉從雲確實擺過算命攤子,可那年頭做這行當的人太多了,大家爭搶的結果,就是把生意和利潤都越攤越薄,漸漸地連糊口都變得極為困難。

還好,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不幸中的萬幸,劉先生又發現了另一條致富捷徑:傳道。

在這方面,劉從雲可稱得上是個人才。他那個道叫做“孔孟道”,又稱“一貫先天大道”,創自於清末,劉從雲執掌後,該教信徒已蔓延至四川許多地方,當然絕大多數是偏僻農村。原因很簡單,農村人見識不廣,比較好騙嘛。

劉從雲不管走到哪裏,逢人便宣傳,說“浩劫就要臨頭,眼看桑田將變滄海”。這些類似於“世界末日”的預言向來最能引起人們的恐慌,也最易蠱惑人心。那些年又正好是四川特別混亂、民不聊生的時期,兩相一對照,真的好像末日要來了。

你想逃避浩劫嗎?想啊,誰不想。好,那就信“孔孟道”吧。

最興旺時,劉從雲擁有信徒上萬。這些入道信徒每人都要向劉從雲呈送見面禮,或曰“輿馬費”,多少倒不拘,反正有錢的多給,沒錢的少給,但這就叫積少成多,劉教主很快變成了闊佬。

劉從雲物質富了,精神上也開始萬能起來,要不然如何能被稱為“劉神仙”呢。

劉湘看中的正是這個“精神萬能”。

鉆在日本紗廠那幾天,他算想明白了,這幫武將精神貧乏啊,簡直可說是一群亂哄哄的無腦之輩,除了升官發財、見風使舵外,其他什麽都不懂,什麽也不關心。需要你的時候,把你當速成系領袖,不需要的時候,甩手一扔,誰尿你。

有了“劉神仙”,一切不用愁。

劉湘自己入教不算,還傳話下去,讓軍官全部拜劉從雲為師,並定期聽劉從雲傳道授道。

當然開始會有人不服,但有辦法讓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