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3/3頁)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書的後面,附錄了兩篇文章:一篇是孔厥寫的《人民領袖這樣愛咱們——吳滿有去見毛主席的故事》,另一篇是賀敬之編輯的《人民歌頌毛澤東》。吳滿有是陜甘寧邊區大生產運動中的勞動英雄,當年被毛澤東樹立為勤勞致富的標兵。吳滿有的方向,就是邊區農民的方向。文章描述了毛澤東夫婦在棗園駐地會見吳滿有的情景,充滿了領袖和百姓的親密感情:“真是知心的人兒說知心的話。毛主席的話,句句都說到吳滿有的心裏。他是那樣關心農民呀!他問長問短,盡說些莊稼的事。他對莊稼事務可有研究哩!今年雨水廣,他也跟咱農民一樣,了解些事,就擔心下雨,希望晴。他生怕咱們受損失呢!他說今年開荒多了,只要天時不太壞,大家再加把力,就有個好收成。人人吃飽穿暖了,還怕甚!”“大家一同坐在院子裏,那院子也真是美,像個小花園!各人坐在矮凳上,圍著一只小圓桌,在一棵大槐樹的影子下,在花香、草香和果樹園吹來的甜蜜蜜的香氣裏,毛主席還親手遞西瓜給吳滿有吃,一面談心。”

然而,吳滿有的輝煌卻因戰爭而中斷。1948年5月,西北野戰軍在西府隴東戰役中被國民黨軍胡宗南部包圍,受到了重大損失。隨軍支前的陜北民工隊伍沒有跟上突圍,多數被國民黨軍俘虜,其中就有吳滿有。當時他沒有暴露身份,在審查過程中,國民黨軍官對這個老頭產生懷疑,看他言談自然大方,不像個沒文化的普通農民。有人舉報說他是吳滿有,胡宗南聞訊立即召見,吳還是不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談完話胡宗南對部屬說:“他就是吳滿有!因為他一坐到沙發上,就架起了腿,態度自若,相當鎮靜。這功夫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態度。”消息傳開,轟動一時。胡宗南把吳滿有送到南京,為了宣傳需要,國民黨當局逼迫吳滿有發表廣播講話。西安解放後,吳滿有回到家鄉,組織上把他定為“叛徒”,剝奪了一切榮譽稱號。從此以後,這位延安大生產的明星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解放後一直默默無聞,在痛苦中了其余生。毛澤東當年與吳滿有親切交往的文章,再也看不到了。這次重新發表當年的采訪記,對回顧毛澤東早期的經歷,是有史料價值的。

《人民歌頌毛澤東》記錄了當時陜北流行的歌頌毛澤東的幾首民歌小調。這些來自民間歌手創作的曲子,後來變成了紅色經典歌曲。特別是《東方紅》,幾十年來作為毛澤東的音樂藝術形象,是中國億萬人民最熟悉的歌曲。其他如《繡金匾》《咱們的領袖毛澤東》,也都廣為傳唱,經久不衰。但是這些歌曲的原始歌詞,卻鮮為人知了。我們再次把它們發掘出來,讓讀者比較一下。原始歌詞雖然粗糙一些,土氣一些,卻更貼近歷史的真實和本色。從草根到經典,這個演變過程與毛澤東的傳記一樣,早期的作品更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和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張如心等理論家宣傳毛澤東思想的時候,美國著名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於1946年秋來到延安,對中共領導人和解放區進行了長達8個月的采訪。直到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進攻延安,她才聽從毛澤東的勸告,離開解放區回到美國。在延安期間,她曾與毛澤東多次談話,毛澤東關於“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談話,就是由她整理發表的。她在延安的時候,中共中央正在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方針路線,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斯特朗敏銳地抓住這個主題,采訪了劉少奇和陸定一等中共中央領導人。通過他們的介紹,使斯特朗對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內容和中國革命的歷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她把這些談話整理出來,並閱讀了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著作,寫成了《毛澤東的思想》這本小冊子。向全世界介紹和宣傳毛澤東思想,斯特朗是第一人。她的介紹是客觀準確的,寫作態度是嚴肅的。1947年在美國《美亞》雜志上發表後,影響很大。這次采訪之後,斯特朗的命運也改變了。她熱愛新中國,和毛澤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親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