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2/3頁)

這個同學就是蕭三本人。毛澤東讀了這本偉人傳記,深受感動,自己也立志要把救國救民作為自己崇高的責任。後來毛澤東在回憶這段往事時說:“中國古代帝王堯、舜、秦皇、漢武的事跡使我向往……在一部叫作《世界英雄傳》的書裏,我也讀到了拿破侖、俄國葉卡德琳娜女皇、彼得大帝。”可見那本書對毛澤東影響之深。[11]

1954年蕭三在已有版本的基礎上,修訂改寫了《毛澤東同志青少年時代和初期革命活動》一書。建國後毛澤東是領袖,寫領袖傳記是件嚴肅的事情,由個人來寫似乎不太適宜。再者毛澤東建國初反對宣傳個人,搞個人崇拜,有關毛澤東的傳記不再出版。1979年“文革”結束後,蕭三又修訂了1954年的版本,1980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重版。

重修的版本,內容更加嚴謹,文字更為圓熟,毛澤東已經是神聖的偶像,蕭三在修訂過程中,必須遵循已有的規則。這就使1949年版的那些自然樸實的情節,不自然地被拔高和神聖化了。我們從一個故事來看其中的變化:

也是姓毛的一個鄰人,把自己的豬賣給了澤東同志的父親。說好了價,也交了些錢,但是沒有立即趕豬回家。過了十來天,豬價又漲了,父親叫澤東同志把豬趕回來。澤東同志到了鄰家,鄰人說:“豬價漲了;我又喂了十多天,現在我是不賣了。”澤東同志說:“是呀!你又喂了十多天,還是說好了那些錢,你當然不賣了。”澤東同志空手回到家裏……[12]

1980年版修訂為:

也是姓毛的一個鄰居,老婦人,把自己的豬賣給了澤東同志的父親。說好了價,也交了定錢,但是沒有趕豬回家。過了六七天,豬價也漲了,父親叫澤東同志把豬趕回來。澤東同志到了鄰家,那老婦人正在唉聲嘆氣,埋怨自己的運氣不好,因為把豬賣早了。她又說:“有錢的人損失這幾元錢不要緊,窮苦人少兩塊錢就是一個大缺空呵。如今也沒有辦法,既已賣了,又放了定錢,你就趕去好了。”澤東同志聽了這些話,想了一番,就對她說:“是呀!你又喂了六天,還是說好了的那些錢,你當然不賣了。”澤東同志只拿了鄰人退還的那一元定錢,回到家裏。

原來的版本簡單情節,表現毛澤東是個善良、純樸的孩子。現在經過修訂,毛澤東變成了從小就會關心窮人利益、考慮問題周全的早熟兒童。究竟哪個版本更為真實,讀者自有分辨。

延安整風時期到“七大”前後,中共中央領導人在宣傳毛澤東的領袖地位、總結宣傳毛澤東思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發表了許多講話、文章和專著。黨的理論工作者張如心在延安發表了一系列有關毛澤東思想的論文和著作。他是第一個為毛澤東的理論命名的人。1941年3月,他在《共產黨人》雜志第16期上發表了《論布爾什維克的教育家》一文,提出黨的教育人才,“是忠實於列寧、斯大林的思想,忠實於毛澤東同志的思想”。“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的概念,在黨內首次提出。同年4月,張如心在《解放》周刊上發表了《在毛澤東同志的旗幟下前進》的文章,明確指出:“說到創造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問題上的發展,最主要最典型的代表,應指出的是我們黨的領袖毛澤東同志。”1942年2月18、19日,他在延安《解放日報》上發表了《學習和掌握毛澤東的理論和策略》一文,提出“毛澤東同志的理論就是中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他把毛澤東同志的理論和策略分為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三個組成部分,指出“這三個組成部分內在有機的統一便構成毛澤東的理論和策略的體系”,對毛澤東作出了“是我們黨天才的領袖,黨的最好的政治家、理論家、戰略家”“中國最好的創造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的高度評價。

1946年初,張如心在華北聯合大學任教務長時,先後在華北聯大及張家口市的“青年講座”上,就“毛澤東的人生觀”“毛澤東的科學方法”“毛澤東的科學預見”“毛澤東的作風”等問題,做了幾場演講。他從毛澤東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的初步形成,早期革命實踐活動,科學理論的來源,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關鍵時期對時局的分析和預見,平凡而偉大的人格魅力,甘當群眾小學生的虛心態度,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等諸多方面對毛澤東進行了客觀的宣傳評價。文中特別強調,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但也是普通人,和人民群眾有著密切的聯系和深厚的感情。演講稿發表在晉察冀邊區理論文藝刊物《北方文化》第一卷一至四期上。山東、冀南、香港等地書店紛紛進行翻印和再版,分別命名為《毛澤東論》《毛澤東的思想及作風》《毛澤東的人生觀》《毛澤東的作風》《毛澤東的人生觀與作風》等,廣為發行。有的版本後集錄了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王稼祥、艾思奇等18人關於毛澤東思想的論述。這些版本是黨內出版的早期論述毛澤東思想和理論的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