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從1942年延安整風到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毛澤東的領袖地位逐漸確立,毛澤東思想成為統一全黨的指導思想。在這期間,中共中央有意識地宣傳毛澤東,建立他的威望。黨內一些專家學者撰寫的毛澤東的傳記和研究著作,也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出版發行的。傳記類作品當推蕭三的《毛澤東同志的青年時代》,研究類著作則有張如心的《毛澤東論》。

蕭三(1896—1983),現代作家、詩人。湖南湘鄉人,原名蕭子嶂,蕭子升(瑜)之弟。兄弟二人先後就讀於湘鄉東山學堂、長沙湖南第一師範,與毛澤東同學。後與毛澤東、蔡和森一起創建了“新民學會”。1936年,毛澤東在與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回憶起他早年在湘鄉小學堂讀書的往事時說:“許多闊學生因此看不起我,因為我平常總是穿一身破舊的衫褲。可是在他們當中也有我的朋友,特別有兩個人是我的好同志。其中一個現在是作家,住在蘇聯。”[9]毛澤東提到的兩個人,就是蕭氏兄弟;作家就是指蕭三。

1939年4月,蕭三在蘇聯居住工作多年後,回到延安。他負責文聯工作,主編《大眾文藝》和《新詩歌》兩個刊物。1942年延安整風期間,中央直屬學習小組組長王若飛曾要蕭三報告毛澤東的生平事跡,蕭三講了兩個下午,引起聽眾的極大興趣。隨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鄭重囑咐蕭三:“寫一本毛主席傳,以慶祝他的五十大壽。”這說明蕭三為毛澤東寫傳記,不僅是個人行為,而是組織上交給的任務。但毛澤東不同意宣傳他個人,不肯做壽,寫傳記的事情拖了下來。蕭三卻為此遍訪了延安的許多老同志,有周恩來、朱德、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謝覺哉、賀龍、陳毅、羅瑞卿、蔡暢、譚政、陳正人、何長工、郭化若等,搜集了大量的素材。1944年7月1日和2日,蕭三在《解放日報》發表《毛澤東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動》一文。

當時,蕭三準備寫完整的毛澤東傳記。寫了初期活動後,他又繼續寫了井岡山、古田、遵義會議,直至頗為完整的“七大”一章。一方面受到讀者的歡迎,另一方面毛澤東幾次傳話,叫蕭三停止寫他個人,還親自勸蕭三多寫群眾。1945年在延安棗園春節聯歡會的午餐之前,朱德向毛澤東提議,讓當時在延安學習的許多高級將領、幹部寫出各個解放區的緣起、略史,毛澤東極為贊成。蕭三在旁插言說:“那就好了!省得我一個人跳來跳去。”毛澤東聽了,轉過身子,盯著蕭三說:“那你還是有心人喏!”停一會兒又說:“那你就搞下去吧。”[10]

毛澤東的同意使蕭三受到鼓勵。1946年張家口出版的《北方文化》月刊第1號發表了蕭三的《毛澤東同志傳略》。同年7月1日,即中國共產黨建黨25周年,《晉察冀日報》整版刊發了蕭三的《大革命時代的毛澤東同志》。華北解放區出版的《時代青年》發表了蕭三寫的《毛澤東同志的兒童時代》《毛澤東同志的青年時代》。從此,蕭三便以研究毛澤東生平的第一位專家而聲譽大起。

在此之後,出於宣傳歌頌毛澤東的需要,各解放區書店未經蕭三同意,就將他的作品出版了單行本。版本繁多,名稱也各不相同,如《毛澤東故事選》(新華書店晉察冀分店1945年版)、《毛澤東故事》(東北書店1946年版)、《毛澤東印象記》(晉綏新華書店1947年版)、《毛澤東同志——兒童時代、青年時代與初期革命活動》(山東新華書店1947年版)、《毛澤東的青年時代》(東北書店1948年版)。這些版本需要統一,1949年年春,蕭三修訂了《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時代》,經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審查批準,同年8月在北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中共中央批準出版的第一本毛澤東傳記,發行量很大,並很快被翻譯成日、德、英、捷、匈等文本,法文也有摘譯。

這本毛澤東早期生活的傳記,最初的版本是比較生動真實的。有些情節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交往,具有第一手的價值。書中有個故事:

在東山學堂裏,有一次也是黃昏時,遊戲完了,到了上自修的時間,搖鈴了,一群小學生經過操場蜂擁而入自修室去。一個同學和毛澤東同志一起也向著學校第二道大門走,他看見那個小朋友手裏有本書。

——你那是什麽書?

——《世界英雄豪傑傳》。

——借給我讀一讀……

過了幾天,他很客氣地,像犯了錯誤似的還書給那個小朋友:

——對不住,我把書弄臟了!

那個同學打開一看,整冊書都用墨筆打了許多圈點,圈得最密的是華盛頓、拿破侖、彼得大帝、加德林女皇、惠靈吞、格蘭斯頓、盧梭、孟德斯鳩和林肯那些人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