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激戰(第2/6頁)

命運讓駱秉章與太平天國周旋糾葛了十多年。在太平天國的歷史上,他是個重要人物。石達開進入四川時,駱秉章被任命為四川總督,帶軍殲滅了石達開。不過駱秉章被召回是由於遭到了賽尚阿的彈劾,表面上看,是追究他放任太平軍進入湖南之責,按《清史》的說法:道州失守是由於疏忽防守。事實上,召回他的命令是在道州失守後第九天發出的,而那個時候道州戰敗的消息還沒有傳到北京,但彈劾他的“湖南吏治廢弛”的報告早就送到了北京。

前面說過,賽尚阿帶著遏必隆寶刀赴廣西時,對外宣稱“奉命出巡湖南”——要是為了區區土農民暴動就派出欽差大臣,實在有損朝廷的面子,所以賽尚阿也向朝廷送去了有關湖南的視察報告,彈劾湖南行政廢弛,要問責巡撫。不過他的彈劾夾雜著個人情緒。從北京到廣西的途中,進入湖南後賽尚阿很不愉快,因為接待的官員態度不好。他們早就知道欽差大臣要從此地經過,卻什麽準備也沒有,無論是夥食,還是住宿,都沒有任何改善。

“我們沒有接到有關接待欽差大臣的特別命令。”當地官員如此回答。

賽尚阿拍桌子怒聲道:“什麽沒接到特別命令!你們把欽差大臣看成什麽了!”就是這種壞印象留下了禍根。

北京接到塞尚阿的奏折,對湖南緊張的形勢大為震驚,慌忙研究對策,決定更換招致本省行政廢弛的負責人,後來只在召回時間上重新做了考慮。駱秉章在當雲南第二號人物布政使時,張亮基是雲南第三號人物按察使,駱秉章榮升為湖南巡撫時,張亮基升為布政使。稍微一調查,就可以了解他們倆在雲南配合得很不錯。

張亮基在赴任時,請求北京把胡林翼調到湖南。胡林翼是湖南益陽人,對湖南當然十分熟悉。不過,胡林翼時任貴州黎平府知府,貴州巡撫不願意放他走。因此,胡林翼的調動計劃過了一年多才得以實現。胡林翼未能同張亮基一起來湖南,但他建議在湖南定要起用左宗棠,說他是很有用的人才。

北京決定把另一個巡撫級官員派往湖南,此人叫羅繞典,他三年前由貴州布政使調任湖北巡撫,後因父親去世,辭職守喪,現在喪期已滿,應恢復官職。他是湖南安化人,當然也熟悉湖南情況,林則徐當雲貴總督時,他任貴州布政使,同處理回族糾紛也有關系。北京方面考慮,沒道理讓這樣的人在家賦閑。賽尚阿仍待在桂林不想動窩。北京命令賽尚阿速赴湖南,並命羅繞典赴湖南輔佐。

當時人們都說“湖南有三個巡撫”。

筆者之所以不厭其煩地敘述清朝方面的人事任免,是因為這在太平天國的歷史上是極其重要的事件。包括回鄉守喪的曾國藩在內,清政府征討太平天國的重要人物在這一階段基本都已出現。

湖南、湖北的總督稱作湖廣總督,雖帶“廣”字,但與廣東、廣西並無關系。太平軍從桂林撤走時,北京命令兩廣總督徐廣縉赴廣西協助欽差大臣。

徐廣縉也在六年前擔任過幾個月的雲南巡撫。他在廣東省境內鎮壓拜上帝會淩十八派有相當大功勞,大概是因為這一點受到了賞識。另外,他作為兼職貿易大臣,在同英國談判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北京希望找一些能幹事的人,要求罷免賽尚阿的呼聲愈來愈高。果然,不久,賽尚阿被革職,徐廣縉取而代之。清政府混亂的狀況也傳到郴州太平軍中。有情報說,湖南大部分軍隊已調往廣西,尚未回來,這一情報基本屬實。太平軍通過實際戰鬥感到“官軍不足懼”,江忠源雖然棘手,但畢竟人數有限。

“這樣的軍隊要是增多可就麻煩了。”楊秀清道。洪秀全不是讀書就是寫文章,軍務幾乎全部都交給楊秀清。楊秀清通過他拿手的情報收集工作,了解到清方有增強志願軍的動向,這可是件麻煩事。

“該怎麽辦?”蕭朝貴問。他十分焦急。他的妻子洪宣嬌是洪秀全的親妹妹,東王權力日益增大,他必須要站在洪秀全這邊,以取得權力平衡。可是,洪秀全根本不想管軍務。權力產生於軍隊。蕭朝貴覺得自己應當在軍中更多地增強實力,掌握實權。他必須要立軍功。為了解現狀,他只好去問楊秀清。

“可以突然襲擊。”楊秀清帶著沉重的表情說道,“像江忠源那樣的軍隊一旦增多,就不好辦了,而且有情報說,河南、湖北、陜西已派來援兵,還是早下手好。”

“這麽說,越快越好吧?”蕭朝貴抱著胳膊。

“據說長沙那邊盡在打嘴仗。”

“打嘴仗?”

“他們什麽也不幹,聽說從早到晚只是開會。”

“當官的在開會嗎?”不言而喻,這些會議都是為自己辯解和開脫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