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厲行節儉,君行仁政(第6/7頁)

小環仔細一聽說:“回皇後娘娘,好像是有人在哭!不過也有可能是貓叫。”

“不對!應該是有人在哭,去看看吧!”長孫皇後說。

小環答應一聲,小跑著尋哭聲而去。

長孫皇後站在原地想,這裏怎麽會有人哭呢?莫非是哪個宮女或妃嬪受了委屈?她的眉頭皺了起來,在她管理的後宮,是絕對不允許有冤情的。於是,她輕移腳步,也向那傳出哭聲的花叢走去。

待她走近時,那個剛剛蹲在那裏,用手絹捂著嘴抽泣的女子,已經站了起來,正低頭垂淚。

“問你話你沒聽到嗎?你在這裏幹什麽?為什麽哭?”小環大聲說。

女子依然低頭不語。小環怒了。

“沒聽到嗎?你……”

小環的話沒說完,便被長孫皇後一擡手制止住了,長孫皇後用柔和的語氣問那女子。

“你是何人?何事在此哭泣?”

長孫皇後那溫柔的話語讓女子禁不住擡起了頭,可就在她認出長孫皇後的刹那,頓時怔在了那裏,一臉的驚恐。

“放肆!還不跪下?沒看到皇後娘娘在問話嗎?”小環沖那女子吼道。

“皇後娘娘饒命!皇後娘娘饒命!”女子反應過來,臉色煞白,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開始磕頭求饒。

“不可對她惡言惡語!”長孫皇後沖小環說完,又對那女子溫和道,“到底何事要在此哭泣啊?起身說吧!”

女子哪敢起身,嘴裏依然不停地說著“皇後娘娘饒命”,身體顫抖不已。

長孫皇後朝小環看了一眼,意思是讓她扶女子起身。小環扶著女子說:“起來說吧!皇後娘娘讓你起來你就起來!”

“謝皇後娘娘!”

女子起身,說起自己的故事來:女子叫小蓮,十八歲,六年前,由於家裏貧困,進宮做了宮女。兩天前,家裏有人帶話給她,說她父親在河邊幹活時,暈倒在河裏,淹死了,母親一急,病了,臥床不起。

“奴婢原來有個弟弟,可兩年前,弟弟生了一場怪病,死了,如今家裏只剩臥床不起的母親……想到這裏,奴婢便哭了起來。”

女子說完,又跪了下去說:“皇後娘娘!奴婢有罪!驚擾了皇後娘娘!”

“不!你是個孝女,無罪!”長孫皇後聽那女子說完,又沖聽了女子的故事,正在那抹眼淚的小環說,“待會兒拿些銀兩給她,讓她找人捎回去給母親看病!”

“是!”小環說完,見女子還怔在那裏,便對她說,“快謝謝皇後娘娘啊!”

女子這才反應過來,一邊不停叩頭,一邊嘴裏說著:“謝謝皇後娘娘!謝謝皇後娘娘!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好了!快回去休息吧!”

長孫皇後說完,走了。只留下感動不已的女子看著她的背影抹淚。

原本只是一個宮女因家事哭泣,在宮裏,這樣的事不少,算是很小的,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卻成了長孫皇後的心頭大事。回宮的路上,她一路都心事重重,沒有了剛才的笑模樣,小環嘆口氣,心想,好好的心情,都被那不懂事的宮女破壞了。

一連幾天,長孫皇後都在為此事寢食難安,一日,正看書的她突然放下書,臉上露出笑容。小環見幾天不展笑顏的皇後娘娘笑了,也高興起來,雖然她不知道長孫皇後為什麽高興。

隔日晚間,唐太宗來到了立政殿,長孫皇後侍寢時說:“陛下不知還記得否,三年前那次的大赦天下?”

“怎麽會不記得?哈哈……對了,怎麽想起問朕這件事了?”唐太宗問,有些不解。

長孫皇後說:“臣妾記得,陛下在大赦天下時,將離宮別館的一些宮女釋放出宮,當時,那些宮女離開時,個個熱淚盈眶,大呼‘皇上聖明’。”

三年前的那次大赦,源於長孫皇後陪唐太宗在後宮散步時所見。當時,他們看到很多在一旁侍候的宮女年歲不小了,且精神萎靡,便問其中一個年長的幾時進宮的,那宮女說她是隋朝時就進宮的,還說她進來時不過十二三歲,如今已經三十五六了。

長孫皇後當時就一陣心酸,求唐太宗釋放她們。唐太宗即刻答應,將部分年長的宮女釋放出宮。

此時,長孫皇後突然又提此事,唐太宗知道,依長孫皇後的性格,不會無緣無故提起一個話題的,便用眼神示意她說下去。

長孫皇後也便繼續說:“臣妾還記得,陛下說,之所以放她們出宮是因為‘婦人幽閉深宮,情景實在令人憐憫。隋朝末年,隋煬帝沒完沒了地挑選年輕婦女入宮。建在各地的離宮別館即便不是皇帝常去禦幸的場所,也聚集了不少宮人,這不僅消耗百姓的財力,也讓很多婦女耗盡了青春。這種情況是朕所不能認可的,年長的宮女在宮裏,除了灑水掃地又能做什麽呢?與其這樣,不如遣返她們,讓她們出宮尋找配偶,這樣不僅可以節省開支,而且也可以讓她們過上男歡女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