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英雄惜英雄(第5/6頁)

秦叔寶和程咬金,兩個同樣身懷絕技(一個擅使槊,另一個擅長斧),性格豪爽,為人仗義的英雄,互為欣賞,成了朋友。

秦叔寶和羅士信在還跟著張須陀時便拜了把子,結了兄弟,再加上一個和秦叔寶對脾氣的程咬金,三個人經常聚在一起喝酒。喝著喝著,他們便會聊起王世充,說著說著,他們就後悔跟錯了人。

“跟這樣的人在一起,窩囊!”秦叔寶灌下一碗酒後,總會這樣開頭。

“為這樣的人賣命,不值!”程咬金也灌下一碗酒,回上這麽一句。

“唉!”少言的羅士信,只是在旁邊嘆氣搖頭。

那麽,王世充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能令秦、羅、程如此反感?

王世充原為西域胡人,姓支,只因祖父年紀輕輕就去世,祖母便帶著他的父親改嫁到了王家,自此,他父親改姓王,他也就隨了王姓。王世充的父親曾是汴州長史,他自小也隨著父親讀了很多書。不過,在他所看的書中,真正讓他感興趣的卻是占蔔算命的書。

喜歡了就會去研究,而占蔔算命,免不了要聽其言,觀其形,王世充竟然在不知不覺中練就了一身察言觀色的本領,再加上他沒理也能辯出三分理來的巧言詭辯,在隋煬帝時期,竟然步步高升。

擅長對上司諂媚奉承,讓王世充的仕途之路很是順暢,很快就做到了江都官監。江都是隋煬帝最喜歡去的地方,這又給了王世充機會。知道隋煬帝喜歡玉石雕刻,他就大量搜集玉石,獻給皇上,說是從很遠的地方得來的珍貴奇寶;知道隋煬帝喜歡美女,他就四處搜羅,用以取悅皇上……總之,皇上想要什麽,喜歡什麽,他都能知道,也都能及時獻上。

就這樣,他得到了隋煬帝的喜歡和寵信。

除了諂媚奉承,王世充還有個絕技,那就是表演,論表演功力,王世充絕不在隋煬帝、李淵之下。在得知隋煬帝在雁門被突厥圍困(終得李世民使計得救)時,王世充竟然不聽手下勸阻,連夜從江都出發,趕往雁門(他其實知道自己去也沒用),一路上夜不卸甲,日不洗漱,整日蓬頭垢面,哭哭啼啼,以示他對皇上的擔心,對皇上的忠誠。

當然,等他到達後,隋煬帝早就被解圍了,但這不影響他表達他的“忠心”。他的誇張表演,看似好笑,卻感動了隋煬帝,再次給他加官晉爵。

王世充不僅在皇上面前表演,在屬下面前也表演,可謂既能媚上,又能馭下。媚上是為了升官發財,馭下則是為了讓人給他賣命。每次帶兵出征,王世充都不忘把戰利品賞給士兵,雖然那些戰利品不值什麽錢,但士兵們卻很感動,一感動就會心甘情願地為他賣命。

隋末政局混亂時,王世充也看出了隋大廈將傾,開始暗中結交英雄豪傑,廣泛收買人心……在這點上,王世充和李淵父子一樣,很有戰略眼光。

只是,演戲者就是演戲者,再真的表演,也有不演的時候;再長的戲,也有結束的時候。慢慢地,很多人都看出了他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時常背後捅人刀子的真面目。和他在一起久了,他的虛偽和陰險狡詐,也就顯露出來了。

看穿他的人,對他生出了異心。秦叔寶、程咬金和羅士信三兄弟便是如此。

有天,三兄弟又在一起喝酒。酒過半醺時,羅士信率先發起了牢騷,稱這一生太倒黴了,總是遇不到明主。

“早知他是這樣一個人,我們何必投奔他呢?還不如……投唐。”羅士信喝得舌頭打結,“投唐”兩個字說得輕得被風一下就吹走了。

“誰說不是呢?可又能去哪裏呢?”秦叔寶也喝暈了,沒聽出從羅士信嘴裏飄出的“投唐”兩個字。

“奶奶的!還不如我們拉人立山頭,回瓦崗寨呢!”程咬金喝得滿臉通紅,頭冒熱汗。

“拉人立山頭?”秦叔寶苦笑一聲,搖搖頭,嘆口氣道,“拉去了誰做頭?你?我?他?哼哼……我們幾個,閑散慣了,誰願意做哪個頭?”

“不能回瓦崗寨,又不願意跟隨王世充,那……”程咬金看看羅士信和秦叔寶,不說了,拽起一塊雞腿,大口吃著。

“知節兄(程咬金別名程知節),你倒是說啊”羅士信說,“說話怎麽能說一半留一半呢?撓得人心癢癢的。那什麽?”

程咬金還是不說話,繼續大口大口地嚼著肉,在秦叔寶又連催他幾次後,他才一抹嘴說:“太平郎(秦叔寶乳名)、士信弟,哥今天給你們說實話,這王世充為人陰險狡詐,我們都知道,誰沒受過他的蒙騙?此人根本沒什麽真本事,只會一些巫術邪術,更不是什麽明主,什麽平天下之人……”

秦叔寶和羅士信聽著聽著,瞪大了眼睛,他們看著程咬金,沒想到這個粗人,竟然能說出如此一番大道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