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淺水原之戰:李世民大戰薛舉(第2/14頁)

公元617年7月,也就是李淵父子在太原起兵的一個月後,薛舉在金城稱帝。稱帝後不久,他又占領秦州,在立兒子薛仁杲為太子、設官吏後,又將都城從金城遷到秦州。

西秦國出現了。

欲望越來越大,西秦帝薛舉決意稱霸天下。然而,就在他準備進攻隋朝都城——長安時,卻發現長安已經被太原起兵的李淵捷足先登,並滅隋成功,創立了李唐。

薛舉的懊惱可想而知,他後悔沒有及早攻打長安,讓李淵父子鉆了空子(那時候的薛舉,自信心爆棚,認為只要自己攻打長安,李淵父子根本就沒有機會建唐)。

一路順風順水,攻城勢如破竹的薛舉父子,這一刻根本就沒有把李淵父子放在眼裏。

長安是我西秦帝的,即便你在長安稱帝,我西秦帝也能將你趕下來。那時的薛舉,就是這麽霸道。

李淵父子創唐成功,並未打消薛舉父子獨霸天下的野心。他們覺得,他們稱霸天下的目標沒有變,唯一變的是:將滅隋換成了滅唐,將趕隋煬帝下台換成了趕唐高祖下台。

如此而已!

然而,令薛舉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遇到了宿敵——李唐的秦王李世民,自此,他們之間的較量開始了……

第二十八節 薛舉西進

(1)

公元617年6月,李淵父子太原起兵。一年後,李淵稱帝建唐,改年號為武德,定都長安。雖然滅隋建唐成功,可這李唐江山能否保住,別說唐高祖李淵,就是所有建國功臣,心裏都在打鼓。他們知道,滅隋建唐只是第一步,虎視眈眈盯著李唐江山的,大有人在。

李密、竇建德、宋金剛、劉武周、王世充、薛舉……梟雄林立,割據一方。叛亂,成了他們亟待解決的事。可是,如此多的梟雄,如此多的割據勢力,要先向哪一家下手呢?唐高祖李淵的頭都想炸了,還是沒有頭緒。於是,他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召進宮,商量此事。

“兒臣覺得還是先打薛舉父子為好!”李世民說。

“二郎何出此言?”

李淵有些吃驚,以他對這個二兒子的了解,應該建議先打李密或竇建德才正常:李世民喜歡將最難啃的骨頭放在最前面。而在這些梟雄裏,李密和竇建德最強大,也是最具威脅的。可他為什麽要提議先攻打薛舉呢?

“薛舉父子近期勢頭很猛,我們必須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李世民說,“何況隴西若不盡快奪回來,很可能成為他們攻打長安的突破口。”

李淵禁不住微微點了點頭,心想,這二郎對時局的看法是越來越成熟了。即便認同,他也將目光看向了李世民旁邊的太子李建成。

“大郎如何看待此事啊?”他問。

不管何人提出何種建議,李淵都會征詢太子李建成的看法。這是他的策略,也有他的用意。秦王李世民的風頭太勁,氣勢太強。他必須用這種方式,提升太子李建成的存在感,打壓秦王李世民的風頭。這不是他身為父親的偏心,而是身為一國之君的良苦用心。

李建成看了看父親李淵,又看了看弟弟李世民,李世民的話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打薛舉,似乎更像是他的建議。對他而言,打薛舉最穩妥,既不是這些割據勢力中最強的,也不是最弱的,最適合下手。

李世民感受到了哥哥李建成投射過來的疑惑目光,沒有回應,只是在心裏暗笑一聲。確實,打薛舉,並非出於李世民的本意,而是聽取了李靖的建議。

幾天前,李世民與長孫無忌聊時局時,對於李唐先滅哪個割據勢力,是李密還是竇建德,產生了分歧。兩個人爭得不可開交,且各有各的理由,誰也說服不了誰。

“李密在瓦崗軍的威望越來越大,手底下人才濟濟。”李世民說,“拿下他,便拿下了他手下的英才。”

對李世民來說,打李密除了李密威脅很大外,還因為他手下有很多他想擁有的英才。

“是!李密手下是有很多猛將,不過又怎樣呢?二郎你也說過,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些人裏,最得民心的是誰?是夏王竇建德。”長孫無忌說,“此人對李唐的威脅最大,我認為,最先解決掉的應該是他!”

長孫無忌很少激動,可和李世民為此事爭得太久,也有些急了,大鼻孔裏發出呼哧呼哧的聲響,像在拉風箱。

“竇建德得民心沒錯,可竇建德是這些人裏,最沒有野心的一個人,對我們沒有威脅!”李世民也有些急了,臉和脖子都變成了絳紅色。

誰也說服不了誰,誰都說得有道理,到底聽誰的呢?

兩個人爭累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決定聽李靖的建議(他們本想聽劉文靜的,無奈礙於李密與劉文靜的關系,怕意見不客觀,也便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