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淺水原之戰:李世民大戰薛舉

公元617年4月,金城(今甘肅蘭州)災年,盜賊四起,饑民不得已舉旗造反。奉隋煬帝命令,金城守令郝瑗招募兵馬平亂伐盜賊,並由時任隋朝金城校尉的薛舉為將。

金城不大,在金城平亂,又在金城募兵,豈不是自家人打自家人?因而應征者不多,薛舉從中看到了機會。好不容易招募來上千人,就在給大家分發完鎧甲,即將出發時,薛舉突然變了臉色,說起了隋煬帝的昏庸無道,還稱自己身為金城人,實難與金城人為敵,更不想給昏庸無道的皇帝做走狗。

眾將士震驚不已,不知何意。薛舉隨即一副大義凜然狀,繼續慷慨激昂,義憤填膺。他稱天下大亂,皆是因皇帝昏庸;而百姓受苦,皆是因皇帝無能。既然如此,此刻,他情願一死,也不願意做皇帝的幫兇,濫殺無辜。

金城人就是我們的親人!你們願意為昏庸皇帝殺自己的親人嗎?薛舉高聲大喊,將悲憤的火焰在士兵將領中點燃。

這些來自金城的士兵,紛紛響應,不僅不願平亂,還要推舉薛舉為首領,以便率領他們起兵反隋。

這是一場策劃已久的陰謀。

薛舉見目的達到,在假意為難一番、推辭一番、痛心疾首一番後,“無奈”地答應了眾人的請求,即刻帶領大家起兵謀反。同時,他還令兒子薛仁杲擒拿金城守令郝瑗,並囚禁各郡縣官員及親眷。

薛舉父子,徹底從一個平亂者,搖身一變,成為起義者。在將金城掌握在自己手裏後,他開倉放糧,賑濟饑民,獲取人心。

金城守令郝瑗原本就對隋朝廷不滿,在被薛舉父子擒獲後,不慌不亂,也不掙紮,甚至說願意跟隨薛舉反隋。薛舉興奮不已,一時之間,竟然覺得他起兵是天意難違。

陰謀成功便是天意!

薛舉父子在金城的反戈和李淵父子在太原的反戈如出一轍,早有預謀。只是一直在尋找機會,尋找能明目張膽募兵的機會。李淵父子以討伐王世充、阻止突厥攻太原為由募兵,而薛舉父子則是平亂、伐盜賊為由募兵。

不同的是,薛舉父子在金城的募兵沒有李淵父子在太原募兵順利,可這並沒有成為薛舉父子起兵的障礙。

民以食為天。飽受饑餓摧殘的百姓,善良而單純,他們不懂那些野心勃勃之人的最終目的;他們只知道,誰給他們飯吃,誰讓他們不餓肚子,他們就支持誰,擁護誰。

開倉放糧、賑濟饑民讓金城百姓視薛舉父子為救世主。為了以後能永遠不餓肚子,很多曾經不願應征入伍、躲起來的成年男子,也紛紛站出來,主動要求應征,他們要在薛舉父子的帶領下,推翻昏庸皇帝,過上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

薛舉父子的隊伍,慢慢壯大起來。

欲望在膨脹。薛舉的將軍稱號已經不能讓他滿足了。在眾人極力推舉他為王時,他毫不客氣地自稱為西楚霸王。

薛舉是金城士族,出身豪門,資產雄厚,又因其體貌健壯,英武驍悍,善騎射,年輕時便以項羽再生自稱。如今,既已稱王,那就叫西楚霸王吧!

西楚霸王(西秦王)薛舉,建年號秦興。

自比項羽,薛舉並非大言不慚。不管是從外形還是從作戰能力上來看,他都不遜色於項羽。因此,自起兵起,英勇善戰的他便帶領他的起義軍,所到之處,皆成他的天下。

趁著兵鋒甚銳,薛舉親率精兵兩千,與率兵馬一萬的隋將皇甫綰在赤岸進行了一場惡戰。薛舉依靠天氣(大風)的幫助,趁著對方逆風之時,強勢出擊,皇甫綰大敗而逃。薛舉乘勝追擊,一舉拿下枹罕。

這一仗,又是數萬人歸降。

隋朝廷被這個突然竄出的西楚霸王打懵了,一時之間,竟然對他有些無可奈何。那些有反隋之心,仍在徘徊觀望者,被他的勇猛無敵所折服,紛紛投靠他,就連邊界的羌族武裝、宗羅睺領導的反隋力量也都自願歸附於他。

薛舉父子開始稱霸一方。

此一時,彼一時,氣勢如虹的西楚霸王進封宗羅睺為義興王,輔佐晉封為齊王的長子薛仁杲,同時,他又進封小兒子薛仁越為晉王,兼河州刺史。

一個小朝廷就這麽建成了。

“小”朝廷也不能滿足薛舉父子了,他們要建立大朝廷。為此,他們越戰越勇,接連攻下了鄯州、廊州,領地變大,一時間,擁兵竟達十三萬之多。

欲望繼續膨脹,野心肆意生長,薛舉父子不再只將隋朝廷當敵人,所有阻礙他們變“大”的勢力,都是他們的敵人。在通過“偷襲”將扶風的唐弼領導的起義軍滅掉之後,他們的兵力達到了三十萬。

此時,隴西(隴山以西)大部分地方已經被薛舉父子占據了。

西楚霸王的“王”也無法滿足薛舉了,他要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