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從張良的故事談起(第3/6頁)

人生要麽不忍,既然已經忍了,就要一忍到底。

“長跪履之”就是在講“一忍到底”這件事情,因為你如果不能一忍到底,讓人看出你是強忍,你的忍半點價值都沒有。為什麽呢?下面我會解釋。

張良做出“長跪履之”這樣令人吃驚的動作,老父又會如何?

父以足受,笑而去。

老父直接伸出腳,就坦然讓張良幫他把鞋子穿上,接著立刻大笑離開。

我們來看看張良的反應是什麽。

良殊大驚。

這是什麽意思呢?注意,人跟人之間,特別是高手跟高手之間的交手,往往是不必形於語言文字的。形於語言文字靠長篇大論講道理,在中國傳統思想來看,那都是低層次的事情。高手跟高手之間交手,往往三言兩語,往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雙方就知道對方的高下。

舉這個例子來說,老父要張良幫他穿鞋子,是老父欲驚張良,而張良不驚。我見你的面,我先要驚你,讓你明白我是什麽樣的人物。

張良“下取履”“因長跪履之”,是張良欲驚老父,而老父不驚。這都是出乎一般人意料的行動,因為出乎人的意料才叫作驚。

老父“以足受,笑而去”,是老父又驚張良。我們看張良的反應是什麽,“良殊大驚”!

你看誰贏了誰輸了?雙方這樣三言兩語幾個動作,一共交手了三次,最後老父不驚而張良大驚,老父大獲全勝。

你看張良接下來的反應。

隨目之。

眼睛跟著老父的身影走,可見張良此時已知道這個老父不是一般人。

父去裏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老父離開了一段很長的距離以後,又回來了。讀中國書不能太拘泥文字,有很多意思隱藏在字裏行間,甚至在文字背後,所以才叫“從無字處讀書”,你要懂得文字表面沒有講出來的意思是什麽。在這個範例中,我請問各位:“此時張良還在不在原地?”

當然還在,不然老父是跟空氣說話嗎?你從張良還在原地這件事情,就知道張良預料到老父一定會回來。不然他沒走,難道是因為老父掉了錢,所以踩住錢不願意離開嗎?

而老父會回來,是不是也知道張良會在原地等著他。你從兩人的這個動作就知道,雙方已經明白了對方是什麽等級的人物。雙方等級相同,在歷史上才能構成佳話;如果雙方等級差了太多,只要老父沒回來或張良沒在原地等他,這個故事就會變成笑話。

好,老父回來了以後說什麽呢?他說“孺子可教矣”!既然說可“教”,老父一定“教”了張良什麽。就從剛才那些動作,張良就明白了,老父要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忍”。

看到這裏,各位一定會問:“這能叫作教嗎?”

這當然叫作“教”,各位不要以為教育就是像我現在做的這種,一字一句講解長篇大論才叫教育。中國的教育方法有很多種,嚴格來說,只有儒家才逐字逐句講解,道家講的是“點化”。而老父正是道家人物,他只要三言兩語把最重要的東西點給你就夠了。你的水平夠,你的悟性夠,他才肯定你孺子可教。

所以道家思想永遠只能在上層最精英的人之間傳遞,儒家則是什麽人都可以教,這是道家跟儒家在教育上最大的不同。各位不能夠只把中國的文化就看成只有儒家,在張良之前,中國上古已有非常深厚磅礴的文化累積,絕不是只有儒家而已。

注意看老父下面怎麽說:“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就是等五天之後,天都已經亮了的時候,和我相會在這個地方。

如果你是張良,聽到老父這麽說,你會怎麽反應?

良因怪之,跪曰:“諾。”

張良為什麽“怪之”?因為他知道這個老父不是一般人。既然知道這是高等級的人物,就恭敬地跪坐在地上答應了。中國古代的人講話文雅,秦漢人答應人不會說“是”,而會說“諾”;稱贊一件事情不會說“好”,而會說“善”,這是古人講話的方式。

老父教會了張良“忍”,這在蘇軾《留侯論》中就已談過,但他只見其一,不見其二。光只有“忍”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忍”到底為了什麽?沒有目的地忍耐,和縮頭烏龜有何不同?

事實上,老父教張良的還有第二個道理。

故事的第二個道理

我們看故事接下來的發展,這裏先把後面這段全部看一遍,再問各位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