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為什麽要學歷史?(第2/3頁)

左宗棠比呂祖謙更進一步,他不但要讀史者“設身處地”地思索古人為何這麽選擇,還要我們當自己面臨現實中的抉擇時,去設想如果是你學的那位古人處在這個環境下,他會如何做出決定。

歷史學在古代如此被重視,絕對不僅僅是為了“陶冶人文情懷”“豐富人文素養”而已。古人重視歷史,是因為歷史有很強烈的實用性──它教導人們如何從前人發生的無數案例中分析事情,了解成功和失敗的道理。這也就是太史公所說的,讀史是為了“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出自《報任安書》)。

如果你讀完了一本書後,書還是書,你還是你,沒有任何改變,你就等於沒讀過這本書。讀書最重要的,就是要拿書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歷程不斷相互印證,不斷地去思索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運用前人的智慧,最後將書上的道理與自己的生命融合為一體,讓古人的智慧為己所用。

這樣讀書、這樣學歷史,才是真正有用的方法,歷史學也才能成為一門真正有用的學問。

什麽是“思辨”?

真正的歷史教育應該重視“思辨”,但什麽是“思辨”呢?

在這裏,我舉個大家熟知的例子來說明。相信各位在中學課本裏都讀過《木蘭詩》這篇詩歌,詩歌的一開頭是這樣說的: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請問各位,“唧唧”是什麽聲音?

按過去在課堂上老師講解的,絕大多數的人都會立刻回答我:“唧唧是織布機的聲音。”為什麽呢?因為課本的標準答案是這樣寫的。

如果你也是這麽想的,那麽你可能在“思辨”上還需要更努力一點。因為真正的答案,作者其實已經寫在接下來的兩句裏: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作者清楚地說出,這時只聽見嘆息的聲音,因此“唧唧”是嘆息聲。

不願面對這樣的答案嗎?歷史學講求“孤證不立”,我們可以舉出更多的例證來證明這一點。

“唧唧”一詞,也出現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前句是“已嘆息”,後句是“重唧唧”,可見白居易也以“唧唧”為嘆息聲。試想,如果“唧唧”是織布機的聲音,難道白居易是先聽了琵琶樂聲後嘆了口氣,然後聽了女子講話後就開始當場織布嗎?

當然,或許各位不服氣,《琵琶行》是唐朝的詩,《木蘭詩》是南北朝的作品,兩者可以這樣互證嗎?

說得有理,那麽我們就來看看“唧唧”在南北朝的時候,到底是什麽意思。

1.南朝梁施榮泰《王昭君》詩:“唧唧撫心嘆。”

2.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高樹出雲,鹹皆唧唧。”

3.北魏《元舉墓志銘》:“履朝獨步,倫華非匹。一見唧唧,宋朝更生。”

這些都是唐前文字,所有的“唧唧”都是指嘆息之意,可以證明當時人確以“唧唧”為嘆息聲。

事實上,將“唧唧”當作織布機的聲音,這樣的解釋除了中學課本外,在古籍中似乎找不到任何例證(如果你能找到,歡迎提供)。因此不管你認為“唧唧”聽起來多麽像織布機的聲音,這都是一種沒有根據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會,是因為古時的語音和今日有很大的差別。而在古代,織布機也不是發出“唧唧”聲,而是“劄劄”聲。《古詩十九首》有“劄劄弄機杼”,白居易《繚綾──念女工之勞也》有“絲細繰多女手疼,劄劄千聲不盈尺”,都足以為證。

希望各位千萬不要誤會,以上的討論並不是在考驗大家的語文水平,而是想點出一個可怕的事實:

明明問題的答案就在下面兩句,明明作者已經說得這麽清楚,為什麽我們過去卻毫不質疑課本的答案,完全放棄了自己的思辨能力?

即使你讀了再多的書,記得再多的標準答案,得到了再好的成績,如果這一切要拿你寶貴的思辨能力去交換,都是不值得的。因為,思辨是一切智慧的開始。

讀書,是為了做知識的主人,不是為了做知識的奴仆。

學習歷史的第一個功用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學習歷史到底有什麽用處呢?我個人認為學習歷史一共有三個功用,而第一個功用是“啟發智能”。

我先說個故事給各位聽。在古代有一對兄弟,都是小孩子,兄弟倆非常聰明。有一次他們的私塾老師有事進城,要中午才回來。私塾老師怕他不在的時候,兄弟倆會偷跑出去玩,於是規定功課,要兩人背書,回來後考試。

要背什麽書呢?老師手邊有的書,兄弟倆都已背過;手邊沒有的書,自然也沒辦法叫他們背。於是老師靈機一動,黃歷上不是有“初一宜某某、忌某某”“初二宜某某、忌某某”……嗎?就叫他們背黃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