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記王朝 第十二章 “一·二八”,碧血長流驅倭寇(第3/4頁)

但為了國家爭人格而戰,為了民族求生存而戰!雖千萬人,吾往矣!不滅倭寇,誓不生還!

面對兩萬余日軍精銳的攻擊,八十八師師長俞濟時率部正面對抗日軍,戰況極其慘烈。三天三夜的艱苦奮戰後,師長俞濟時腹部重傷,旅長以下將官重傷、戰死者比比皆是,僅營長就犧牲了九個。但他們付出的巨大代價是有價值的,因為他們為八十七師第一六一旅旅長宋希濂率部繞道攻擊日軍側背後吸引了火力,爭取了時間。

宋希濂的偷襲,打得日軍措手不及,令八十八師絕處逢生。

關鍵時刻,十九路軍的援軍也已殺到。援軍到來的時機太妙了,這正是發起反攻的最佳時機!

三面夾攻下,日軍戰陣大亂,在丟下三千多具屍體後,不得不放棄廟行倉皇撤退。

停戰

禍不單行,日軍不僅在廟行吃了虧,還在蔣委員長於倉促之中增調上海戰場的另一支部隊——稅警總團身上吃了虧。

顧名思義,大家肯定以為,以稅警總團的水平也就能對付走私分子。其實大家的想法原本沒錯,這支部隊在未歸入宋子文的財政部之前,戰鬥力也就和城管差不多,但在宋子文手中,它卻幾乎發展到了與黃埔軍校教導總隊一個档次的水平。

宋大財神在稅警總團內實行高薪制,按美國陸軍的訓練模式來練兵,把稅警總團打造成了一支近三萬人的美式軍團。此刻,這支美式軍團也加入了第五軍編制,並創造了殺死殺傷日軍人數超過己方損失人數的驚人紀錄。

稅警總團的指揮官叫王賡,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他本人沒什麽名氣,但有文武兩大名人和他很有關系。

王賡的老婆陸小曼的婚內情人是個大名人,此人是瓊瑤的表舅,金庸的表哥,他的名字叫做徐志摩。巧合的是,不僅徐志摩的筆名“雲中鶴”與金大師筆下的“四大惡人”之末的那個淫賊同名,而且在金大師的幾部鴻篇巨制中,幾乎每一部都有一個卑鄙無恥、薄情寡義、機關算盡卻落得一場空的表哥。

王賡的副手是一名耀眼的軍事天才,這名天才是安徽人,畢業於與美國西點軍校並稱雙子星的美國弗吉尼亞軍校,此人剛出道時在淞滬戰場率部死扛日本人,幾年後在緬甸戰場消滅數萬鬼子精銳,於異域大放光彩,被譽為“東方隆美爾”,他的名字叫做孫立人……

至此,兩國精銳在膠著中打了一個多月,日軍數次增兵,數次更換指揮官,付出了與中國軍隊相近的死傷,也不過是將中國軍隊逼成了守勢而已。

可以說,淞滬抗戰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陸軍表現最出色的一次戰役。它告訴日本人,也告訴全世界,中國軍人不全是孬種,中國軍人不都是東北軍,中國軍人也可以戰至最後一人,依然堅守陣地。

日本這次出兵本是為了轉移侵占東北所帶來的壓力,並沒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因此這就給了中國外交運作的空間。在蔣委員長的請求之下,非常擔心日本在中國一家獨大的美、英、法開始強力幹預這場戰爭。剛好,所謂的“滿洲國”也在戰爭期間順利成立了。於是,在這種內部沒有準備好,外部有壓力,戰場上占不到便宜,卻已經實現了發動戰爭的預期目的的情況下,日本見好就收,送了列強一個順水人情。

1932年3月3日,日本宣布保護僑民的目的已經達到,雙方停戰。

5月,中國與日本達成《淞滬停戰協定》,日軍返回戰前防區(租界一帶),中國軍隊撤出上海市,交戰區(上海市內)的治安由警察和憲兵維持。

客觀地說,受制於當時的國情,這個協定已算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結果。汪精衛也認為自己做了件上對得起國家下對得起人民的好事,畢竟在他當政的時候,中國軍隊用鮮血與勇氣跟日本人打了一個平手。可他沒想到的是,鋪天蓋地的西紅柿和臭雞蛋接連向他砸來。

《淞滬停戰協定》喪權辱國!

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軍隊居然不能進入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土地上海?!

你汪精衛非但沒有收復東北,反而又在上海賣國,你不是賣國賊誰是賣國賊?!

汪精衛承受不了這樣的委屈,自尊受損的他決定再次辭職出國。但汪精衛萬萬想不到,三年之後,即1935年11月,當他再次歸國主政後,他竟然會因為三年前的《淞滬停戰協定》奠定的“賣國賊”基調而遭遇一場刺殺。殺他的人是十九路軍的下級軍官孫鳳鳴,此人刺殺汪精衛的目的倒也純粹:殺掉賣國賊汪精衛。

雖然汪精衛沒有當場死在孫鳳鳴的槍口下,但一顆留在其背部的子彈無法取出,此後便一直壓迫著他的背部神經。數年之後,汪精衛成了“天字一號大漢奸”,這個隱患也惡化成了“骨髓腫”。骨髓腫在當時是絕症,無法治療。有理由相信,這就是汪精衛的主要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