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記王朝 第五章 北伐定中原

誓師北伐

應該說,蔣介石的運氣不錯,就在他“擺平”廣州風波的時候,北方風雲再起,亂作一團。

雖然馮玉祥以辭職下野釋放了屈服的信號,但吳佩孚和張作霖不打算放過他。吳佩孚要報馮玉祥背後捅刀子的仇,張作霖也要報馮玉祥趁火打劫的仇,所以這哥兒倆組成“討赤聯軍”,拉上對“落井下石”牌情有獨鐘的閻錫山,組團圍攻暫時看起來最強大的馮玉祥,吹響了北洋幾大軍閥之間最後一場大戰的號角。

隨著群架規模的擴大,戰火燒到了《辛醜條約》裏的敏感地帶天津大沽口,《辛醜條約》的既得利益國日、英、美等八國隨即向段祺瑞發出“八國通諜”。

1926年3月18日,李大釗和國民黨左派徐謙在北京發動民眾與學生遊行,抗議“八國通諜”,要求段祺瑞廢除《辛醜條約》。段祺瑞昏了頭,居然以武力鎮壓遊行隊伍,造成以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學生劉和珍為代表的四十七人死亡,史稱“三·一八慘案”。遊行隊伍中的魯迅後來寫下《紀念劉和珍君》一文,將段祺瑞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事件發生後,群架也到了尾聲。

在聯軍的進攻下,馮玉祥被打回原形,以前吃進肚子的全都吐了出來。心情黯然甚至開始懷疑人生的馮玉祥接受了蘇聯的邀請,走出國門,去看一看外面世界的精彩。在蘇聯那裏,他見識了“紅色浪潮”的魔力,這將改變他的一生。

吳佩孚恢復了實力,勢力遍及兩湖與河南。

張作霖則拿下了華北,再度占領北京。這一次,張大帥沒有再裝好人。這些年的失敗告訴他一個道理:人在弱勢的時候奉行實用主義比較合算。因此一統中國的理想在夢裏想想就好,還是趁年輕多做幾天中央領導過過癮比較實在。於是他也就撕破了臉,趕走段祺瑞,獨霸北京政府……

被革命的對象——北洋軍閥正在玩窩裏鬥,時機如此有利,怎能不北伐!

國民黨中央迅速通過了北伐決議,代理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闿全權授命蔣介石,命其出任北伐軍總司令,負責組建總司令部,負責組織北伐一切事宜。一句話,凡是涉及北伐的事情,全部由蔣介石一人徹底包幹。

譚延闿很會做人,很夠意思。所以蔣介石也投桃報李,讓譚延闿一路官運亨通至進棺材為止。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雖說蘇聯願意提供一部分軍費和武器,但北伐資金還有很大的缺口,畢竟一旦打起仗來,物資的消耗可是源源不斷的,每打一天仗,就得多花一天的巨額軍費,所以蔣總司令對財政部部長宋子文提出了籌措軍費的命令。

宋子文的確是一個搞經濟的優秀人才。他上任一年多以來,通過向外商借資,規範制度——如確立預算、財政公開,整頓稅務,發行公債等手段,不僅保證了廣東國民政府的正常運轉,而且他麾下的廣州中央銀行也獲得了長足的進步,月流水近億元。相比辛亥初年南京政府的窘迫財政,真不啻霄壤之別也。

接到蔣總司令的命令後,宋子文努力工作,協調各方開支,優先滿足北伐的軍費需求,保證了北伐順利進行。

經濟掛帥,全面布局。

在和首席軍事顧問加倫討論過後,蔣介石拍板決定了他此生最為優秀的三大軍事戰略方案之二:北伐三步走。所謂“三步走”,即第一步打倒吳佩孚,穩住孫傳芳,不理張作霖。如果第一步順利吃掉兩湖的吳佩孚,那麽立即執行第二步,進入江西、浙江幹掉孫傳芳。完成第二步之後,第三步自然就是北上消滅張作霖,徹底打倒北洋軍閥。

簡單說來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避免三線同時開戰。

即將被北伐的那三位仁兄的兵力分布是這樣的:吳佩孚約二十萬,孫傳芳約二十萬,張作霖三十余萬。三人的軍隊數量看起來極為嚇人,其實沒那麽可怕。一來這幾位兄台要分兵駐守好不容易搶到手的地盤,二來精銳並不多。直系的精銳部隊也就占其總兵力的三到四成罷了,至於張大帥,也就兩成而已。

盡管北伐軍只有十萬左右人馬,但其精銳部隊的比例要高於上述三位,打勝仗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因此,為了形成局部優勢兵力,除李濟深率領一部分國軍留守廣東,其余國軍全部參加北伐。這裏需要稍作解釋,國軍第一軍主要分成兩部,一部隨大軍出征,一部由何應欽率領,盯防福建、江西的孫傳芳。

此外,為了跟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搞好關系,蔣介石還把部分左派人士和共產黨員請回了北伐的領導班子,譬如任命鄧演達和周恩來為總政治部正、副主任,蔣先雲為機要參謀。

7月9日,廣州萬人空巷,北伐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