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4/12頁)

coup d'état)將光緒帝推上帝位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給慈禧提供了另一個機會以驗證李鴻章的忠誠和能力。關於李鴻章在這一系列事件中的作用有互相矛盾的記載,但是,不論是當時還是此後最為人們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李鴻章及其忠誠的淮軍在北京積極參與了這一政變。據說事情是這樣的:由於朝廷中的反對派極力反對慈禧讓他侄子繼承帝位的計劃,她便向直隸總督因而也是皇室合法保護人的李鴻章求援,請他率兵進京支持自己的行動。慈禧計劃中繼承帝位的人選與大行皇帝同輩,而他繼承帝位是直接違反清朝繼位制度的。按照清朝繼位制度,新皇帝應該是大行皇帝下一輩的人。李鴻章的軍隊由天津出發,兼程行軍,於午夜到達北京,這就意味著他答應了慈禧太後的請求。他的軍隊裹住了馬蹄並用筷子別住了馬嘴,悄無聲息地包圍了紫禁城。那些不可靠的滿洲侍衛被捆綁起來拖進監獄,反對派首領被逮捕,到早晨,紫禁城已控制在李鴻章手中。慈禧太後既已降服反對派,便宣布由她四歲的侄子登基繼位。目的既已達到,李鴻章便率軍悄然返回天津。[37]

然而,馬士和濮蘭德(J.O.P.Bland)的記述卻說,李鴻章並未親自率軍進京,而是派了一支淮軍由慈禧的心腹親信、護軍統領榮祿指揮[38];從李鴻章自己的信函看,他似乎對政變曾感到驚訝,而且直到1875年1月28日,即同治帝去世和政變發生大約兩個星期後,他才到達北京。[39]盡管關於李鴻章在這次政變中的作用記載彼此矛盾,不管怎樣,李鴻章確曾三次覲見慈禧太後(1875年1月29、30日,2月2日),慈禧令其返回直隸,這樣,在帝位更替這一非常時期,她就可以依靠他控制京畿地區。[40]李鴻章在信中談到這些事件時,表達了他對慈禧強硬政策的信心和尊重,也表示他相信這些政策能使中國走向和平與穩定。[41]存在於這兩個才能非凡、位高權重的人物之間的那種長久、忠誠的交誼顯然就是從這兒開始的。

慈禧和李鴻章都以對朋友忠實而聞名,但是他們之間關系的真正基石是他們互相承認對方的才幹、互相需要,而且還對對方心存懼悸。慈禧有權罷斥李鴻章,而且有保守派做她堅實的後盾,但是她十分精明,從不公開反對這個擁有淮軍、北洋海軍和一批對他忠心耿耿的通曉商務、外交之士的人,她懼怕他的強大勢力卻又不得不依賴他。[42]據記載,李鴻章曾說:“皇太後總是幹涉我的事情,她認為我太親外了,她怕我是太有勢力。”[43]為了抑制李鴻章權勢的擴張,她在李鴻章和保守派之間挑撥離間,卻又裝出一副傾聽“言路”的樣子。她允許甚至暗中鼓勵排外勢力的喧嚷,這樣,李鴻章及其志趣相近者提出的建議就往往會遭到來自各方面的反對。然而,一旦她下定決心要進行某項活動,她就迅速有效制止住這種喧嚷。盡管李鴻章威權極重,而且有時還能公開拒絕朝廷的旨意,他仍然是慈禧的工具,是慈禧操縱著他,而不是他操縱著慈禧。[44]

在李鴻章這方面,一旦慈禧下定決心要做某件事,他從不違抗她的旨意,終其一生都對她忠心耿耿。他對她的種種限制感到惱怒,但他從未透露出過有造反的意圖。他的忠誠終於得到了報償,每當千夫所指的緊急關頭,她總是站在他這一邊的。在1885年中法條約的條款引起的怒浪中,她在後面給他撐腰,使他得以在譴責的浪潮中穩渡難關,並得以對政敵的種種指責藐然視之;1885年中國被日本打敗後,朝野上下紛紛要求殺李鴻章以謝天下,這時又是她救了他的命。雖然慈禧和李鴻章二人方法各異,但他們的目的是相同的——保全中國、保全皇室。正由於此,二人互相尊重對方,慈禧雖然骨子裏是個保守派,仍能對李鴻章的許多自強措施予以支持並就國事征詢他的意見。

李鴻章在興辦經營自強事業的過程中,還得到了兩位最重要的滿洲親王的支持,這就是恭親王和醇親王。[45]恭親王是道光帝第六子,同治朝時他在政府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在光緒朝他的影響開始下降,其原因部分是因為在1875年政變時反對派曾支持的皇帝人選是他的兒子,不過,1870年代後期他依然是朝廷中一個重要角色,他對自強措施和外交事務的興趣使他與李鴻章走到了一起。[46]然而,真正有實權的是醇親王,他是道光帝第七子、光緒帝之生父。由於他是小皇帝之父,所以各項事務都是以他的名義批準、使之合法化的。[47]他的福晉是慈禧太後的胞妹,通過她,他得邀殊遇,升為大臣。李鴻章與醇親王結交甚密,並竭力引起他對國防事務的關注,通過這一途徑,李鴻章在地方上實行的措施便能成為國家的事情。通過醇親王,李鴻章得以在相當程度上用自己的思想影響朝廷,使朝廷相信,采用外國長技對中國沒有危害。醇親王也確確實實醉心於海軍事務,1885年他受命總理新創建的海軍衙門,而由李鴻章為會辦。盡管他生性庸懦,而且事實上是他妻姐的工具,但他還是盡其所能站在李鴻章一邊,支持擴建海軍,支持在中國興辦洋務企業,他於1891年初逝世,使李鴻章失去了朝廷中一個寶貴的支持者。[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