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出援(十)(第2/3頁)

而征召來的民壯才是爭鬥的主力,再加上少量作為突破先手使用的海外義從,構成了新羅藩的諸侯們日常相愛相殺的常態。

而在這各過程中,就算是因為某個藩家的壓榨,而時不時爆發的民變和騷亂,依靠這些少而精的衛士,也可以保護主人或是重要成員,在暫時的劣勢之下全身而退,然後尋找外援重新卷土重來。

除掉諸侯之間紛爭所產生的陰謀和暗殺事件,通常大多數沖突和戰鬥的烈度和上限都不高,很難將有城防依靠的對方,給徹底壓制和消滅掉。

時間拖得稍微就一些,消息泄露開來之後,這也給了外部其他勢力介入和插手的機會,而讓這些相互牽制和糾纏的諸侯們,不容易將對手一竿子打死,多少稍維持了身為上位者的底限。

像是突然橫空崛起的蒙山軍這樣,一鼓作氣就又要把攻破的藩家,給不分情由的連根拔起一鍋端的做法,乃是極少見的事情。

因此話說回來,雖然他們既有險勝的地利,又有天寒地凍積雪深厚的天時,還有居高臨下準備充足,甲械齊備飽食以待的人和……

這座山城本身的土木結構,成為了最大的破綻和弱點。

雖然早有預防性的針對墻上,用潑水的手段,掛上了白霜和冰層,讓人滑不留手的難以攀越,又能堅固防火和加固。

估計大多數情況下,就算有數倍之兵和悍戰之士,估計短時之內也只能望而興嘆。但偏偏他們遇到的是我的淮東軍,玩火器尤為擅長的淮東軍。

不但擁有堪稱攻堅大殺器的隨軍火炮,還有相當數量的飛火雷,也就是南朝版的大型康格裏夫投射火箭。

這東西雖然投射距離不算穩定,而且準頭也是大概而已,因此在海陸戰鬥中主要用來攻擊,城池軍營之類的大型固定目標,但是用來打一座,相對高度其實不算高的小山城之類,卻也是綽綽有余的。

而且攜帶和架設使用相當方便,將藥筒和頭部分開後,單人輕裝之下就可以背負前行,或者馬馱或者車載,都有相應的便利;而抵達陣地之後,任何物品都可以支撐起發射角度和方向裏,甚至是一個土坑也行。

只是長期戰鬥中,被掩蓋在火銃排射和炮擊的光彩之下,而在遠程壓制和戰陣掩護上,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這一次,也只是因為沂州的軍工第三場批量仿制成功後,考慮到在新羅的地形,可能崎嶇山地中的戰鬥實踐需要,而特地從海上隨船帶了一批出來。

但沒有想到居然在這裏開了利市,雖然飛火雷的頭殼裏容量有限,裝的卻是提煉過的精火油,只有來源有限而已。

做好沖擊的準備之後。

幾十枚一口氣煙塵飛舞的發射出去,哪怕只有一半以上的直接命中率,撞上延遲爆炸的燃燒物,一旦四處濺射的燒起來之後,在火光中慘叫驚呼連連的守軍,就顧此失彼的很難在控制住了。

頓時山峽之間煙火滾滾,就連那些冰殼也被附著上去,燒的脆裂流淌開來,又蔓延了更多的地方。

光是乘亂推到山道朝上輪流炮擊,就足以造成加劇其中的傷亡和混亂。

然後在對方無暇顧及的情況下,輕裝的工程兵們,用大片木板在積雪上鋪出一條通路來,再用預制好的攀梯,直接通過山道上下交錯的疊加處,而木板兼帶大排的交替掩護的之下,就輕而易舉攀越過諸多險要之處,而迅速逼近了山城。

等到負責突擊的選鋒隊,也已經沖到了足夠投彈的距離,對方勉強反應過來,也已經晚之大矣了。

期間,惟一的傷亡,就是踩到虛浮的積雪,而失足跌倒滾落下山道的意外而已。而當燃燒的城墻,被挖開崩塌出一個大缺口之後,僅用了比我預期更少的時間,就結束了戰鬥。

山城中的守軍其實不乏悍勇與敢死之士,並且依托建築進行了相當程度的奮力抵抗,但在臨戰的經驗和韌性上,就比我帶來這些身經百戰的淮東健兒,差上了許多了。

至於裝備和戰術水準上的差異就落後了好幾個層次。他們的垂死掙紮,也不過是將唾手可得的勝利,稍稍推阻了一小會而已。

大半數人都在肉搏的距離前被火銃擊殺,余下的小部分被一步步推擠壓迫到城墻邊上之後,自此相互推搡著滾落下了山崖。

但是事後打掃戰場,不管是堆積起來屍體,還是痛苦掙紮的傷員和少量垂頭喪氣的俘虜。

不管質地如何,他們都隨身攜帶一個模糊不清的石刻小像。這個發現,讓人稍稍有些意外。

“他們可是彌勒教的邪祟……”

匆匆趕過來渾身冒汗的崔成吉,急忙對我解釋道。

“新羅藩歷代動亂與民變的主要罪魁禍首之一……”

說到這裏他以及很有些咬牙切齒的為我詳細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