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悵懷(十九)(第3/3頁)

而且,因為有水陸通埠之利,也是那些深入淮東的外來海商必經之地和中轉之所,因此在日用流通之上,有著天然近水樓台的優勢。因此附近很多頭腦靈活的人,都會做點小營生來改善生活。

接下來的是,那些偏遠山區谷地內的大型工礦山場,和各大牧場、種植園裏的集體編戶,幹的是最辛苦的力氣活,但也是湯餅麥飯大蔥醬菜管夠管飽。

因為遠離城邑而少了許多交通物流的便利,一切日用供給都只能靠供銷社的定期流動大車和不定期拜訪的貨郎小販,但至少可以在這裏與家人團聚,而在勞作地附近自成一個個從被服漿洗、衛生清潔到瓜菜種植,生活配套性質的小規模聚居點體系。

再者,則是靠近前沿各州,新安置地屯堡裏的招來人口或是來奔流民。經過了半年的甄別和檢疫之後。他們按照當初軍管體制下,依照男女老幼分營處置,必須遵守嚴格的出入作息和有限的日常活動範圍。

只有經過了長達三到五年的觀察和後續甄別,在日常表現出色安分守己的人,才會被賦予最基本的初級編戶資格,選入重體力活需求很大的工場礦山之類。

雖然沒有年節假期也沒有工分和福利,但至少各種瓜豆雜糧可以吃個囫圇飽,有個雖然狹促無比,但是尚且可以遮風擋雨,保暖過冬的大間鋪位,作為臨時的容身之所。

如此種種對比下來。

處境最差的墊底位置,當然是那些尚且不算在地方在編戶口之中的山民,散戶之屬,他們只有偶然售賣土產山貨換取一些日用的時候,才會出現在道路附近的市鎮城邑外,更多時候還是出於某種自生自滅的隱匿狀態。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人群,則是各種各樣來歷的戰俘,前後大約有數萬人等,他們不算在正常的編列戶口中,自然也就沒有相應的待遇和保障。

更多時候,則是被當做一種可持續利用的慢性消耗品而已。幹的也大多是一些需要不計代價趕工加急的活計,而保持了相當程度的死亡率。

而李富貴,正好處於第三類人群中的下遊,雖然因此欠下需要數年償還的小額借貸,也算是某種安逸自得的類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