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根本(三)(第2/4頁)

依舊按照國朝的州、縣、鄉、裏各級的基本構架,只是在具體職能上有所添減和變化而已,因為被破壞的比較嚴重,因此可以盡量甄別和避免沿用本地舊有人員,來完成本軍特色的地方行政建設。

按照歸化,在新行政體系的最下層,以五百戶或是兩千口以上的大村為單位,建立派出人員組成的公所,以實現部分基層管理和監督的功能。

按照初步試點和規劃,其中主要由退役老兵充任,管理日常治安的巡官;由初等官學的實習生輪流當任,負責簡單戶口管理和日常上報的司計;以及縣上派出的,負責賦稅徭役指派的所正,構成的公所三官。

這三官都有正式公俸和口糧,也有一定配額的公費支出,以招募一些臨時幫手。只要保持定期的流動性,以及上下溝通的多向渠道,也足以滿足日常的監督和制約需要,而不至於變成某個人無法無天,肆意妄為的小天地。

畢竟,所謂精幹清明的行政體系也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建立起來的。

雖然我有得是後世各種行政和官僚體制的樣本,但是要變成實際可操作的內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更何況以後世的經驗教訓來說,也許最先進未必是最合適的,以當代生產力為代表的經濟基礎,總是與相應的上層建築,相互配套才能良好的運作。

有條件的話,我當然希望能夠建立起,類似後世國朝直接動員到街道鄉村的行政制度,但是這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以這個時代生產力為基礎的物資條件,現有的交通通訊手段,乃至我初見雛形的人才培養體系,根本無法滿足也支持不起如此龐大體制基本需求。

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所謂村下三官,來行事部分有限的基層職能。不過,目前的三官,也只能配齊小部分而已。

好在前段時間,新到任的布政使李格非,給我帶來了數百名畿內兩學三附的新老生員,作為某種見面禮和示好,大大緩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而本家方面,也送過來了上百名新舊投獻的幕屬隨員,其中既有很早就安排在畿內培養進修的本藩子弟和國人,亦有後來被本家招納的變相人才儲備;還有的則是來自交情深厚又站在一同立場裏的關系戶,所舉薦過來的門人子弟。

這些人多少有過在地方佐貳的經驗,或是做過相應的吏員,雖然知道其中人多口雜的,不可避免的被摻了沙子、安插了眼線什麽的,但是他們的實務閱歷和見識,也正是我所需要的,關鍵看用什麽獎懲激勵機制來,保持正常的流轉和秩序。

雖然不便直接委以要任,但是以這些人為基礎,合並了名不正言不順的隨軍營校之後,第一所聯合官辦學校,就這麽在益都城裏草創起來了,暫時分作武備、事務、技工三個分屬學堂。

由我兼任學正,而觀察使陸務觀、轉運使曾華為副學正,韓良臣為學監。當然目前也只有場地和師資,規範化的教材和考績制度,還有待慢慢完善補充起來。真正有所結果,恐怕都要跑等到來年了。

最後是繼續保持現狀,而暫時沿用舊有制度和人事體系的所謂“保留區”。

主要是那些遠離城邑,相對偏僻而貧瘠的村鎮,在行政成本投入的優先度上,暫時不做改變的考慮保留原狀,鄉裏坊正都是當地民眾推舉出來的代表,只要能夠在傳統的體制下,定期及時的向所轄的城邑,提供基本徭役和稅賦就好。

雖然這一系列的宏偉藍圖,除了那些已經被歷代開發出來的現成田土和少量需要修復,才能夠繼續使用的工坊外,其他大多數還停留在紙面上,但至少有一個基本的方向和規劃,可以按部就幫的布置和實施下去。

破壞和殺戮總是比建設更加容易的,地方的重建和恢復生產,同樣需要相對漫長的持續投入和周期,才可能初見成效。其中還要擔憂戰爭,災荒等外部因素的幹擾,而前功盡棄。

好在,青州沿海大片荒蕪和空置的地帶,是由於歷年持續的海陸侵襲所造成的歷史問題,而在我的占領下,現在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同樣近海地區的漁獲和鹽業生產,也可以由此重新發展起來,這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利好的消息。

只要重兵守住西部丘陵、湖泊間的幾個要點,就可以比較安心的向半島地區內拓展,至少無論是北朝軍馬,或是那些塞外藩軍和胡馬兒,都沒有足夠的海軍力量,從海上來威脅東北向的後方平原地帶。

此外,多半要感謝戰爭的摧殘和滌蕩,現在六州治下是外來遷入的人口居多,本地人無論是在比例或是成分處於明顯的弱勢。

再加上,作為地方政治生態的重要環節,本地的豪強土族,也在歷次戰亂中被摧殘覆滅的七七八八,剩下的殘余,也被我的軍隊剿滅一空。因此,地方上根本沒有足夠分量的存在,可以令他們抱團起來來對抗我們的統制手段。